|
-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威海市船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安昌认为,当务之急,船企应该提高造船素质,适应国际标准,“企业的生命力不仅仅是靠科技投入,还要盯着市场规范,在加工工艺、材料方面做文章。”据其介绍,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等对船企的创新、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日、韩等国已把研究新标准、新规范,开发绿色环保型船舶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市场、扩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这段休眠期恰是企业积蓄能量时期,企业应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周安昌认为,目前威海的造船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仍是粗放增长形式,同质化竞争严重。他建议,船企要坚持技术制胜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坚持错位发展的竞争方式。另外,企业要对国际标准、规范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闷头干活,应从设计源头防范,与前沿标准看齐,这样才不被淘汰。 另外,周安昌鼓励企业之间的优化重组,船舶行业企业上下游之间,企业之间进行联合或以资本为纽带进行重组,形成联合舰队,资源共享、市场共赢。
统筹策划 李彦慧 本报记者 王 帅 通 讯 员 邹意龙 徐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