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从济宁市召开的生态济宁建设会议上获悉,为改善济宁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美丽济宁”,济宁将开展为期三年的生态济宁建设大会战,实施“碧水”、“蓝天”、“增绿”工程。通过坚持“治气当先行、治水当示范、绿化当模范”,确保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无山不披绿、无水不映绿、无路不荫绿、无村不掩绿、无城不盈绿的绿色生态济宁。
济北新区湿地森林公园全貌。 张晓科 摄 本报记者 李倩 马辉 关键词 :蓝天行动 控制煤炭消耗 发展清洁能源 根据“治气当先行”蓝天行动重点任务,济宁市将开展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排气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非工业面源废气防治等工作。 首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力争在2015年实现煤炭消耗不增反降;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2015年底前,济宁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8%以上,县级城市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90%以上;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和新能源汽车,2015年使用天然气和新能源城市公交比例要达到60%以上、出租天然气汽车比例要达到90%以上,15%的客车、5%的重型货车采用LNG(液化天然气)。此外,还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大力发展集中供热。 其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优化工业布局,严格产业环境准入。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焦、铁合金等新增产能项目。 通过实施蓝天行动,2015年底前,济宁城区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三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20%、13.6%、27%;其他县(市)三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分别较2013年下降15%。济宁市大气污染的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灰霾天气大幅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实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大气环保目标。 关键词 :碧水行动 公布水质状况 完善治污体系 坚持“治水当示范”,深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等5项主要任务。 首先,提高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大印染、发酵、化工等行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推进退城入园进度,督促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坚决取缔小颗粒、小蒜干、小淀粉、小炼油等土小企业,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蒜深加工、塑料颗粒、钢管、电镀等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生产制造,污染物集中收集处理,杜绝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其次,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优先建设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2013年底前,完成污水直排口封堵工作。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区所有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同时,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根据养殖场区土地消纳能力合理确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养殖规模,科学划分禁养区、控养区和可养区。 最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加强执法监管,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县级城镇集中式水源地每两年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建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公示制度,及时公布水源水质状况。 关键词 :增绿行动 实施绿化行动 建设生态济宁 坚持“绿化当模范”,通过实施城区绿化、镇村绿化、水系绿化、通道绿化、山区绿化、平原绿化、湿地保护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生态富民、生态林场建设、全民义务植树等10项重点工程,打造“一轴、两城、三网、四区”绿色生态济宁建设总体布局,努力实现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升、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通过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到2015年,济宁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1%,绿地率达到36.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91平方米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同时,将着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实施镇村绿化工程,到2015年,镇村驻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此外,对现有宜林荒山,采取“封、造、抚”相结合,通过实施生态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和经济林,加快绿化进度,提升森林质量。 2015年底,确保济宁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1%,绿地率达到36.01%,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91平方米以上。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无山不披绿、无水不映绿、无路不荫绿、无村不掩绿、无城不盈绿的绿色生态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