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31日讯(记者 张亚楠)“为啥这段路不能种树呢?”家住张安新村的不少居民很疑惑,玉函路从舜玉路到八里洼路700多米的距离没有一棵行道树,绿化带里只有灌木。 8月30日,记者乘车从玉函路一路南下,在张安以北,看到草皮、灌木、乔木参差搭配,植被丰富。可是从张安以南一直到八里洼路,路窄了些,绿化带也变得只有半米多宽,里面都是小龙柏、月季等灌木,最高的也就半人多高,没有一棵行道树。 在玉函路南段车站等公交车的赵女士很困惑:“往北往南都有树,就是这段路不知道为啥不种树。抬头一看,除了灰秃秃的楼就是灰秃秃的路,多难看。” 家住附近的齐先生也有同感,路上没有树,一方面不好看,另一方面等公交车的人和骑车人也没个遮阴的地儿,“虽然灌木也可以起到绿化作用,但制氧和景观效果跟大树没法比。”对此,市中区园林局生产计划科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不太可能。因为玉函路这段路在七里山脚下,当初是开山修建,路基下是岩层。绿化带的土是从别处运来回填的,土层只有40多厘米厚,而要种树,土层厚度至少要在80厘米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其实深挖岩层,把土层垫厚一些在技术上没有难度。但这样势必会增加投入,延长工期,对于施工方来说不合算。”这位负责人说,关于绿化带土壤厚度,园林部门有相关标准,但在道路规划、施工中往往执行得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