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每天多次巡查鸭棚的每个角落,不时地帮站不起来的鸭子翻身。 |  | ▲辛苦多日,每只鸭子带来的纯收入不足两块钱。 |  | ▲每天要给鸭子喂三次饲料。 |  | ▲养鸭人每天多次巡查鸭棚的每个角落。 |  | ▲工人们正在改建新的鸭棚。 |
|
文/本报记者 陈伟 片/本报记者 陈文进
走进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大刘村的凤凰庄,老远就能闻见一股异味,这是鸭舍的味道。据了解,凤凰庄里养鸭子的村民多达十余户,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日,记者来到村民周立臣的鸭舍,鸭舍共有800多平方米。鸭舍里上有一层网子,鸭子们在上面,下面就是鸭粪。“夏天由于通风,鸭舍的味道还不是那么浓烈;到了冬天,鸭舍全部封闭起来,走进鸭舍真能把人给熏倒。每天3次喂饲料,水则不定期供应。”周立臣告诉记者。 周立臣的鸭舍每年能养9茬鸭子,夏天的时候能养3500多只,冬季稍多些,能达到4500只左右。他介绍,养鸭子最辛苦的时候,便是鸭苗刚刚送到鸭舍的时候,必须得有人24小时盯着,防止鸭子互相踩压死亡,有时候连着六七天不能睡觉。鸭苗养到18—19天时,必须注意保暖。“冬天的时候,鸭舍里会安装一个很大的炉子,直径能有1米,保持鸭舍的温度。” 周立臣养的鸭子品种是从美国进口的,名为“美国枫叶”,这种鸭子长得快,生长周期短,但是容易生病,所以更需要鸭子主人的精心呵护。 “我们的鸭子都是定点供应,销往泰安、东平、章丘、东阿等地,每年能出40000只左右的鸭子,每只鸭子的利润在2元左右,去除生长过程中死亡的鸭子,每年能赚五六万块钱。”周立臣说。 如今周立臣的哥哥周立功正在扩大自己的鸭舍,建成后面积可达900平方米,算是凤凰庄最大的鸭舍了。“年初的时候,禽流感比较猖獗,但是我们基本不受影响,因为都是定点供应,不用鸭农自己开拓销路,我们只管养鸭子就行,旱涝保收。”周立臣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