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电话,架起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
驻郓城李集乡“第一书记”工作组为所帮包村600余名小学生发放手机 | |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工作人员在为学生们讲解手机的适用方法。 |
|
本报郓城9月5日讯(记者 李德领) “新手机真漂亮,以后想爸妈时就可以给他们打电话啦。”5日下午,拿到新手机的学生很是开心。市选派“第一书记”驻郓城县李集乡工作组与市移动公司联系,给所帮包村的600余名小学生每人送一部手机,并在新手机内免费充值50元话费。5日下午,新手机被送到学生手中。 在李集乡严集村发放仪式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看着即将发放的新手机都羡慕不已,不少学生想伸出手去摸但又怕弄坏。“从没想过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手机,谢谢‘第一书记’用炽热的爱心为我们的梦想增添了绚烂色彩,以后我会好好学习,以你们为榜样,传承你们的爱心。”严集小学二年级的严玉淼说。 据市移动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提供的儿童手机没有显示屏,手机共设置3个亲情号码和1个SOS健。学生可将父母、老师等人的号码设置成SOS键,便于紧急情况下拨打。如果家长给孩子打不通电话,发短信能够监听到孩子的一举一动,有利于掌握孩子周边情况。 “这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为方便他们与家人交流,我们‘第一书记’工作组便与市移动公司协调,为帮包的6个村庄内600余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一部手机,并免费充值50元话费。”市选派“第一书记”驻郓城县李集乡工作组组长葛广亮表示,新手机没有显示屏可以避免孩子玩游戏,也符合学校管理要求,提供SOS键求助更能提升孩子安全。 “爸爸,我也有手机了,我在家会好好听话,以后想你时就给你打电话。”看着自己的新手机,严龙蛟立即给远在福建福州的爸爸打了电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