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我——姚浩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体育活动、文化演出、课件制作等也是业余爱好和一技之长。为同学带来了方便,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文艺演出曾获奖;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十佳之星”。 |
|
青岛嘉定路小学 五年级二班 姚浩然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节约每一张纸,我们茂密的森林将有了一份保障,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句广告词,说出了资源的匮乏和节约资源的紧迫性。如果有同学们说,勤俭节约是大人们的事,那么我想一些伟人的故事,则告诉我们节约是整个人类的美德。 周恩来总理饮食清淡。国务院经常开会,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毛泽东爷爷在困难时带头不吃肉,朱老总脚踏补丁布鞋,说实话,光靠他们这些节俭行为省不下几个铜板。国家再穷,领导人穿衣吃饭的花销还是足够的。伟人节俭,是在彰显一种精神,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风气。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