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消防文职”火中烈“武” |
天天处置险情,他期盼无灾更无险 | |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林文明在训练中。 |
|
本报记者 王震 通讯员 陈璐 作为中国消防应急社会处置体制的新血液,林文明是威海消防支队专职消防员队伍的代表。他是具有消防专业技能的非现役军人,但他的业务技能以及勇于冒险、智于果断甚至更胜一筹。像林文明这样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与现役消防武警一样,共同构成平安威海的保障。今年32岁的林文明是乳山市大孤山镇人,曾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消防中队服役,荣立三等功一次。2003年,退伍的林文明加入威海消防支队文职队伍,现任消防工业园区大队开元路中队中队长,具有高级专职消防员职称。入伍十年,他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把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的献给了消防事业。 新伤摞旧伤,坚持三次参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林文明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加压。2004年8月的比武前半个月,在一次训练中,他不小心摔伤了左手腕,医生建议至少应调养两个月再训练,但林文明考虑到比武在即,硬是一天也没休息,左手打着厚厚的绷带坚持在训练场上,没有耽误一节训练课。 15天后,林文明所在的北山路中队获得了团体第一,而他个人在单杠引体向上、原地着防化服佩戴空呼器、5000米长跑等各项对抗中,获得总成绩第二名。 2005年,威海消防支队体能、技能大比武的前三天,在适应百米障碍负重登楼训练场时,林文明的右腿肌肉拉伤,中队决定安排其他战士参赛。但经过简单医疗处理,林文明主动找到北山路中队由桂泉指导员要求参赛。三天后,他全程参加完所有三项比赛,并取得了百米障碍负重登楼该项目第二名,最终取得个人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2006年10月的第三次支队体能、技能比武时,林文明硬是顶着膝伤、腰伤参赛,取得了个人总成绩第二名。 10年里,参加行动2200多次 十年来,林文明同志参加的灭火与抢险救援行动达到2200多次,解救被困群众500多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他数次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2006年,林文明刚提任乳山市站前街消防中队代理副中队长。10月12日,在处置诸往镇液化气站气体泄漏时,林文明冒着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带领战士冲进“白雾”弥漫的液化气站,在战友水枪喷淋、稀释的配合下,摸索20多分钟,成功关闭阀门,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的发生。 2007年7月23日,乳山市华隆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严重氨气泄露生产事故,数百平米的车间一片“白雾”,伸手不见五指,在水枪的掩护下,林文明只身一人进入泄露区,寻找、关闭阀门。 这一次他为厂方保住了近10多吨、价值50多万元的液氨及相关的设备。 2008年5月,某单位人员清理化粪池时中毒,4人被困。洞口较小,也看不到被困者位置。林文明身材较瘦,他决定只身一人佩戴空呼器下去察看并择机施救。踩着梯子,他下到满是污垢的化粪池,用手摸索到被困人员,然后引导地面队友的长火钩勾住被困人,再利用安全带扎住被困人,4名被困者全部救出。 2011年7月25日,乳山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林文明带领官兵连夜6小时,转战北江村、炉上、夏南村三地,救出50余人,直到次日凌晨1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中队。 自2003年加入消防队伍,无论是现役军人,还是文职消防员,林文明多次出色地完成执勤灭火、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成为专职消防员中的佼佼者,因此收获荣誉无数。 人物梦想:
“我的荣誉背后是一场场火灾、一次次惨烈的车祸、一次次突发的生产事故甚至一条条鲜活生命的受伤和死亡。我宁可不要这些累累战功,只愿天不降灾,人不生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