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风让家长、老师都很纠结 |
图安心,家长坦言迫不得已想招数,老师写信先发制人 |
| |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张店西二路友谊花店推出教师节鲜花特价活动。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
|
本报记者 谭文佳 自古“送礼”是中国人表达感谢的方式,眼看教师节来临,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和学生纠结了起来,到底该不该借教师节送给老师礼物? 家长纠结:为了孩子,不送不安心 近日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教师节来临之际是否应该给老师准备些礼物呢?家住张店凯瑞园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没有准备礼物,孩子回来还不乐意,说别的同学有准备礼盒的有准备花的,她什么都没带。高女士告诉孩子,她给老师发了信息祝贺节日快乐。可是孩子还是有些闷闷不乐。所以高女士在想今年送什么比较好。 经调查,家长普遍反映送礼物是迫不得已。家长刘先生说,身为家长,其实大家都知道送礼不好,不应该给孩子树立这样的例子。但是现在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时候家长送礼物只是图个安心,送了礼物可能老师就会多在意孩子的学习,孩子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座位。
老师纠结:节前想招数,抵挡送礼风 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告诉记者,一到教师节前家长开始利用各种形式向老师送礼,老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回绝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 张店某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他们采取“先发制人”来抵挡家长的送礼浪潮。节前就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里面明确规定禁止老师收礼的同时,也不许家长向老师送礼,希望能从源头遏制住送礼的恶习。 相关链接 看国外如何过教师节 澳大利亚:老师不能收贵重礼物 澳大利亚是从1994年开始过教师节的,他们的教师节定在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在这一天,学生会对老师说“感谢您的教导”,不会送礼物,有的学校会为老师提供早茶和点心以示感谢。澳大利亚一般都是老师请学生吃饭,如果老师收到了学生送的礼品,是需要给学生付钱的,不然可能会因为受贿而被校方开除。 美国:拥抱、卡片表心意 在美国,每年五月份的第一个完整周是谢师周。第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二则是教师节。像教师节这类很简单的节日,大家就图个开心。小朋友会比较热衷,他们会给老师一个拥抱、一朵花或者写一张卡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新加坡:学生自制小礼品送老师 新加坡教师节是9月1日。新加坡政府会组织召开教师节群众大会,学生们会表演各种歌舞、集体操、朗诵、游戏等节目。老师会收到学生自制的小礼品,学生表演完了节目,老师还会发表誓言:“我们忠心地执行我们的使命,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我们在履行我们义务和职责的时候,起模范带头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