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桌”人满为患,午休床铺远远不足 |
孩子咋午休 桌子上躺一躺 |
| |
- 2013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立新小学门口,多家“小饭桌”摆出招生简章和条幅,蓄势待发准备招生。 本报见习记者 郑雅莉 摄 |
|
本报见习记者 郑雅莉 新学期开始了,校园周边的“小饭桌”也迎来了营业旺季。现在,部分家长已为孩子选择好了“小饭桌”,但仍有一些家长还在犹豫应选择哪一家。5日,记者走访了几所学校周边的“小饭桌”发现,大部分“小饭桌”卫生等条件均尚可,但午休床铺着实有些拥挤。 大多“小饭桌”规范,有证可查 枣庄市市中区每所小学周边都集中多家“小饭桌”。5日,记者来到枣庄市立新小学,发现一所学校周边有10多家“小饭桌”。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来到一家“小饭桌”,负责人刘老师向记者介绍起他们家的情况,每天都是两菜一汤,一荤一素,一周不重复。做饭的厨房跟就餐场所是分开的,厨房的灶台和厨具都很干净,消毒设备放在厨房门口。由于还未到放学时间,就餐的桌椅也整整齐齐摆放着。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卫生安全证书时,刘老师拿出《餐饮服务许可证》给记者看,后记者发现,在墙上放着营业执照和工作人员的健康证。 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小饭桌”,在该家小饭桌门前张贴了一张喜讯,上面写着通过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检查,已登记备案。经营者马老师告诉记者,“小饭桌”办了十二年了,很多刚入学的孩子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介绍过去的,各方面的条件肯定让人放心。马老师说:“我每天早上出门买菜,赶到孩子放学前就把饭菜做好,还雇了两个人一起放学后去接孩子。”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小饭桌”,发现大部分都有许可证。 部分“小饭桌”床铺拥挤,存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小饭桌”的床铺都是上下床位,几张床并排在一起。多数床位较少,孩子较多。在一家小饭桌,记者清点了一下,一共有13个床位,但是目前孩子已经有30多个了。经营者告诉记者,男生被安排在桌子上午休,即吃完午饭,将桌子并在一起,在桌子上铺上褥子,男生躺在上面午休。 其他“小饭桌”的床铺也是上下床位,几张床并排摆在一起,空隙很小,床上只有简单的枕头和毯子,工作人员说,夏天睡觉的时候用褥子或毯子盖盖肚子就行,所以床铺比较简单。另外,记者发现在住宿房间和上下楼的地方没有看到逃生标志。还有几家“小饭桌”是在2楼,楼梯安在外面,比较危险。 家长挑花眼,卫生条件仅靠目测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选择“小饭桌”时并不在意商家是否有正规营业手续,对食品卫生的判断也往往依靠生活经验和目测。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家长,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我和丈夫都要上班,中午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让他在‘小饭桌’吃饭、休息。”刘女士说,当时选择小饭桌时,光宣传单页就让他挑花了眼,对于问到选择“小饭桌”的标准,刘女士称,只要是卫生条件好,孩子吃的好,他们就放心了。当记者问到有没有注意到住宿和安全问题时,刘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方面考虑得少一些。 还有大多数家长是经人介绍,选择口碑比较好的“小饭桌”。“我们是看看朋友的孩子也在这,他说这家比较好,我们就把孩子也送过来了,相互之间还有个伴。”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有很多家长都是将孩子从一年级甚至学前班送到一家“小饭桌”,然后一直固定在一家好几年。枣庄市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家长,市中区有45家小饭桌已备案,食品卫生安全达标,是选择标准。同时要了解“小饭桌”经营者是否领取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或各区卫生局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小餐饮备案证明》;询问并查看“小饭桌”的从业者是否有健康证;观察“小饭桌”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是否整洁;对选择的“小饭桌”内外环境进行实地考察;提醒孩子就餐时,发现有异味或可能变质的食物,应避免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