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楠楠
“道德”写在纸上也许只是两个汉字,但是如果走进人们的心中,就是一股力量。烟台市牟平区开展的“四德”工程建设就在老百姓心中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远离城市的山村也发生着越来越新的变化,看起来似乎无多大联系,但凑在一起却也耐人寻味。 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南部山区的姚家庄村是个有80户、230人的小山村,以前街道坑坑洼洼,污水满街流,垃圾到处是,可现在不少路过的人都会惊叹这里的整洁,村里的道路和村民门前硬化率达到了90%以上,主干道都装上了路灯,夜晚不再黑漆漆;建设了村级公园,公园里安有石桌石凳和凉亭,村民有了休闲纳凉之地。村民的房前屋后种上了垂柳、红枫、紫薇和樱花等美化树种,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一个80户人家的小山村就有两个广场——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每天晚上,大街小巷和文化广场灯光明亮,人们唱歌、跳健身舞,热闹非凡。 晚上7点,村里的文化广场已经聚了不少人等着看“红歌会”。路灯下,孩子们或在嬉戏,或打着球,或打着秋千,大人凑在一起聊着天。7点30分,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随着音乐声,现场的气氛好像一下子热闹起来,有大胆的拿起话筒,跟着音乐唱起来,有了第一个,大家也不害羞了。 “自从村里建了文化广场,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就多了起来,每到傍晚,我们都在文化广场跳自己排的舞、唱自己编的歌,再也不用呆在家里打麻将、打扑克了,打架斗殴的也少了。”村民杜香英满脸笑容地说。“要致富栽果树”,村里的男人现在也变得喜欢学习了,有空就到村委会那间农村书屋看书、上网“淘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