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原副部长): 马书林先生多年从事艺术管理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和美术馆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心力,赢得业界的高度赞誉。同时,他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中国画家。他从事中国画创作三十余年,早期以工笔花鸟画崭露头角于画坛,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表现了令人瞩目的绘画才能。后用心探索写意花鸟画,并主攻写意戏曲人物画,锐意开拓水墨新境界,为当代中国画坛所瞩目。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从作品看,书林似属于那一类性灵派风格的画家,画风受水墨大写意和传统戏曲人物、民间美术造型、装饰构成主义特点的影响,作品朴拙强悍、泼辣放达。尤为突出的是,他着力发挥水墨材料自身特性,并将其与所描绘的人物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综合性美感,这种通过作品所溢散出来的形式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崇尚阳刚、追求率真、野逸生辣的品格。
◎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艺委会名誉主任、著名理论家): 马书林的画非常精彩。他的戏剧人物画出了味道、感情和趣味性,体现出中国画不仅要写形传神,更要有格调,不仅令人看了舒服,还能得到对艺术、对生活启发的特质。大家看到他的作品后感到想画画了,就说明这位画家的创作成功了。此外,马书林的戏曲人物尺幅虽大,但能够撑得住场面,构图、布置也十分讲究,做到了自由而不刻板,色彩、块面、线的组合都非常有趣味,既有传统韵味也有现代特点。
◎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马书林的京剧人物与关良、韩羽、高马得不同,他对故事与人物身份的忽略颇类似于朱振庚,所不同者在风格与意象。朱振庚冷峻诡谲,绝少世俗气,喜作厚涂,以墨压色,以色压墨,反复叠加,斑驳陆离。而马书林则善用焦墨,勾勒点染,包括文字皆用焦墨为之,配之以艳红浓绿,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一扫文人画疏淡冷逸的作风,而代之以一种浩然之气。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马书林的艺术创造借赖于视觉思维的宽阔,发力于笔墨语言的深度,以戏曲人物为载体,淋漓酣畅地表现自己的性情,表达大时代的文化气象,从艺术语言本体和艺术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笔墨与意境的超越。在画面结构上,他以艺术通感为契机,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演绎成一种种具体画面的形式构成,形成一幅幅大写符号的观念合成,使得观者进入声像交融的空间。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在马书林的水墨戏曲人物中,一个永恒的审美追寻,就是笔墨在视觉形式上的意蕴和价值。在某种意义上,画戏曲人物正是马书林追溯笔墨文化的一种方式。的确,在马书林的作品中,笔墨不仅是造型的语言,而且也是形式的语言。马书林既用笔墨表述形象,也用笔墨构筑形式意味,甚至于笔墨本身就是他从工笔转向意笔、从物象走向心象的摆渡和寄托。因此,他对于笔墨的虚写和无限自由的写意,都充分发挥了他的个性,也真正释放了他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