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百纳餐饮旗下的锦绣江南餐厅悄然改头换面,原本主打宴请招待的酒店新推出了平民餐厅,一顿饭的人均消费最低不到20元,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顾,上座率一度达到150%以上,远远超过了以往大厅的上座率,一扫上半年萧条冷清的景象。 无独有偶,为了在“节俭风”下继续生存,碧海饭店、东上海鲜等星级酒店在夏天纷纷推出了烧烤大排档,以平民价格吸引大众消费,而推出“半条鱼”、“光盘行动”倡导也早已成为今年各餐厅的常规活动。 “以前一盒月饼能有五六层包装,为了面子还不得不买它,现在实惠多了。”日前,在南大街一家振华量贩超市购买中秋礼品的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 如今,再走进商超,以往的“高档”、“奢华”等营销字眼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剩下“实惠”、“优质”等更具说服力的宣传语继续招徕着市民,市场上难觅“高价月饼”、“天价烟酒”等产品,反而是贴近百姓消费的大众化商品稳稳地成为了这个中秋消费的“主角”。 “节俭风”吹来后,以往攀比、虚荣作祟下的畸形消费观念得到纠正。工厂、商超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营销策略,过度包装等现象得以遏制。针对现在的状况,市区一家大型超市的经理这样感叹:“现在大家不再攀比谁更有面子了,而是比谁买的商品更实惠了。” 本报记者 齐金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