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四代,情系三尺讲台 |
四代人薪火相传教书育人,见证近百年教育发展与变迁 | |
- 2013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59岁的王巨伯展示自家的“优秀教育世家”荣誉。 |
|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凤仪 通讯员 邹爱武 菏泽牡丹区王浩屯镇大彭庄村有个叫王巨伯的教师,他一家祖孙四代薪火相传,矢志育人,用热情和生命诠释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也见证着近一个世纪的教育变迁历程。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了这个教师世家。“这是对我们一家人最高的褒奖,我们深感光荣和幸福。”9月6日,王巨伯指着家里正房墙上挂着的“优秀教育世家”的牌匾激动地说。 【第一代】 王凤彩:乱世中倾心教育 王巨伯的爷爷叫王凤彩,1900年出生,是当时全村第一个识字的,也是全村第一个老师。20世纪30年代,他从山东省立六中(菏泽一中前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先后在桑氏小学和张花园学校教书,后来回到家乡在党的抗日政权办的抗日小学教书。 “那是战乱时期,有时候正上着课,一听说日本人来了,就得马上转移,整天东躲西藏的,很难安静地学习。”王巨伯的父亲王金谷回忆当时父亲教书的情形时说。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王凤彩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上,克服困难让学生读书识字,学习做人道理。王金谷说:“父亲一生中最欣慰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人才。” 【第二代】 王金谷:为新中国育人才而教书 在父亲熏陶下,1955年王金谷从菏泽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回乡当了一名教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教师,他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培育人才。 解放初期,百业待兴,教育工作也十分艰苦。王金谷所在的孙化屯学校只有两个初中班,近百名学生。由于教师少,王金谷一人要教一个班,是名副其实的全科教师。他以校为家,白天教学,晚上备课和批改作业。虽然学校离家只有4公里,他两三个月也难回家一次。 而这一坚持就是40年。1995年王金谷光荣退休,因为突出的教学表现,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1997年,菏泽授于他们家“优秀教育世家”荣誉称号。王金谷对这些荣誉看得比生命还珍贵,他说,自己一辈子最大的成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成长、有出息。 【第三代】 王巨伯:赶了教育发展的好时候 今年59岁的王巨伯来年就要退休。他说,自己从小就梦想着像爷爷和父亲一样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上,“现在实现了这个愿望,无憾无悔。” 1976年,高中毕业的王巨伯回乡当了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37年。当时他所在的西刘小学只有几间破土砖房,桌凳由几根木条搭成,墙壁刷点油漆就当黑板,窗户是用油纸糊的,夏天酷暑难当,冬天寒风刺骨。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就是当时学校的真实写照。但艰苦的条件,压制不住王巨伯的青春激情,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教学生。 王巨伯说,真想不到这些年教育会发展得这么快。“现在都用上多媒体教学了,学生上学也都不用交钱了。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说明国家富强了,对孩子也更加重视了。我赶上了教育发展的好时候,觉得当老师很自豪。” 【第四代】 王慧娟:希望孩子将来也做老师 王慧娟是王巨伯的大女儿,1999年师范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说起女儿当教师的事,王巨伯说:“当时女儿学习成绩很好,考上重点高中不成问题,这样或许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我看到当时农村教师短缺,就说服女儿上了师范。” 王慧娟说:“1997年,我家被菏泽地区评为优秀教育世家,当时上初中的我高兴地一口气把金光闪闪的牌匾抱回家,从那时就坚定了当老师的信念。”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王慧娟把自己的热情和心血全部献给了学生,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看到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了知识,我觉得所有的累和辛苦都是值得的。”王慧娟说。 因为突出的教学表现,近三年,王慧娟连续被评为优秀教师。“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做老师。”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王慧娟说出了她最朴实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