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年油画创作家于波在威举办了个人小型画展,作品得到了众多油画爱好者的好评和收藏。于波是俄罗斯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威海市油画协会主席,45岁的他现就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他是一名不惑之年异国寻梦的画家。 2008年3月16日晨6时许,飞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机场缓缓降落,飞翔的梦终于着陆。怀着对绘画的挚爱,于波走进俄罗斯艺术殿堂。谁说四十不学艺?为梦想,这个不惑之年的男人开始了夸父追日般的奔跑。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丽娟 40岁了,又决定出国留学 2008年,时年40岁的于波,做出了一个大胆又艰难的决定——去俄罗斯留学。学费昂贵,长辈反对,妻儿无人照顾,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他的梦想。但妻子看懂了丈夫的心思,她给了丈夫前行的动力,支持他赴俄留学深造。就这样,带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于波踏上了远赴俄罗斯的航班。这一去就是两年。 2010年6月,于波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取得油画硕士研究生学历。在俄罗斯的两年里,他被当地的建筑和风景深深吸引着,他抗拒不了圣彼得堡的美景。 圣彼得堡不愧是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置身其中,整个身心由外到内逐渐熏染,涅瓦河水日复一日地冲击着、净化着心灵,追逐艺术的信念愈发坚定。于是,他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读博。就这样,又是三年的时光。 异国生活,全是学习和创作 在俄罗斯的求学生涯中,于波坚持写生创作,保证每天创作2-4篇小画,无论春夏秋冬。夏天的圣彼得堡白昼很长,凌晨一点才会天黑,他有时会画到午夜零点甚至一点。冬天的圣彼得堡黑夜长达半年,但他的画笔从未“冬眠”,室外零下15度的气温也没有阻挡住他的坚持。 每日黄昏,抑或涅瓦河畔,抑或冬宫广场,抑或保罗大教堂,抑或圣彼得堡的大街小巷,总会出现于波的身影。 短短两年,除完成课堂作业,他画了三百多幅写生作品,数量之多,雄居全系之首,师生都被这个中国学生的勤奋和执着深深打动了。 每天的文化课和写生创作是他生活的主题,但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经常参加各种展览。 2009年11月,他第一次参加了最具权威的圣彼得堡美术家沙龙展,于波从几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经过19名评委的严格评判,最终,《涅瓦河畔》获得评委青睐。此后又在短短五个月中,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海景展、反法西斯战争纪念展。 明春,于波6年的异国留学生活将结束。他说,留俄给他最大的感受是重新认识了油画,得到了很多启发,如何吸取西方油画精华,跟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结合,最后形成中国式油画,这是他正在思考的。 即将归来,他决定传道授业 留学生涯结束,再次面临着抉择,于波决定进大学当老师。他要把多年的所学、所见、所闻、所悟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 但教书育人并不是他的唯一梦想,坚持创作是他事业中的另一条主线。借鉴欧洲印象派的绘画色彩,运用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来表现,与中国的海边风情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这是他今后要追求的创作主题。 6年时间说长很长,从2008年到2014年,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能体会;6年的时间说短很短,时光流逝,一晃而过,六年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9月6日,于波又踏上了回俄罗斯的路程,这次返程是最后的冲刺,带着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回到学校,给自己6年的异国留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他笑称,自己即将从黑暗走向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