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委会迁新居,社区有了活动室 |
长盛北社区居民服务面积增八倍 | |
- 2013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9月7日,社区书画爱好者在新落成的长盛北区居委会书画室写字作画。 通讯员 耿学宝 摄 |
|
本报记者 殷亚楠 见习记者 王皇 今年7月,历下区东关街道长盛北区社区居委会旧貌换新颜。居委会原办公区域仅有130平方米,现在的新楼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比之前扩大了约八倍,新增了多个社区居民活动室。据介绍,新增加面积全部免费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现在,每天来居委会新楼参加各种活动的居民越来越多,活动队伍已有90多人。
居委会里有免费活动室 家住长盛北社区的张大姐上午干完家务活后,换了条绿色花裙,走进了居委会新楼,“昨天我在广场跳舞的时候,听人说居委会大楼周一有教跳舞的,就过来看看。”张大姐退休后,为了锻炼身体,常去周围小广场跳舞。听说居委会楼上有教跳舞的,一早就过来了。 居委会人员告诉张大姐上午九点就有拉丁舞蹈队的活动。说话间,几位身穿短裙的同龄人进了居委会,工作人员把张大姐介绍给了队长王振凤,王振凤老师很高兴,“欢迎你来跳舞。”王老师退休之后开始教居民跳舞,居委会新楼建成后,她带着社区的舞蹈爱好者来报名,申请使用舞蹈室。“场地设施都是免费的,每周两次,已经跳了一个多月了。” “我跟着王老师练了四年,但是之前没场地,在广场上跳根本没法穿舞鞋。现在好了,木地板和大镜子都有了,还有专门压腿的杆子,都不用花钱。”正在跳舞的社区居民孙女士对活动中心很是满意。 社区63号楼的张国良拿着自己写的三张字进了居委会,“听说咱这儿有个书画室,前两天来了名家,我也想来学习一下。”邻居告诉老张居委会里有写字画画的,退休在家的老张、老顾就结伴过来了。“环境不孬,挺好。这几个章子不错。”书画室墙上挂着上周书画爱好者留下的作品,酷爱刻章的老顾进门就琢磨起了画上的印章。“没想到居委会还能有活动室,在家看不到那么多章。”老顾说以后要常来这里和大家切磋学习,“闷头自己练进步有限。” 社区服务面积增加八倍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臭味难闻的垃圾中转站,居委会旧楼就在边上。居委会旧楼原来仅有130平方米,位于二楼的小会议室只能坐20人。居委会与门诊共用一个小门进出,办事很不方便。去年历下区撤销小型垃圾站的消息出来后,居委会提出了合并垃圾站和旧楼,建一个新的居民服务中心的想法。在街道办和相关单位的协调下,城管局无偿提供了垃圾站用地。 时间回到去年底的居民代表大会,在会上,居委会向居民征求建居委会新楼的意见。新楼里将有社区服务中心,免费给社区文化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一平方米也不对外出租,全部用于社区公益活动。”居委会主任耿学宝在会上向居民保证。“听到新楼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室,开会的80多人都鼓起了掌。”会议一结束,居委会就开始统计社区里的活动队伍。 经过近四个月的施工建设,长盛北区居委会新楼于今年6月底落成,居委会7月搬入新楼后,办事大厅移到了一楼,道德讲堂、图书室、书法室、休闲室、舞蹈室等都已配齐。有了社区活动中心,来参加活动的居民越来越多,已经有90多人,现在已经有七个活动队,“时间要排开,一周都排得很满,场地每天从早到晚都不闲着。” 现在居委会所有场地都没有对外出租,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 听到说“不孬” 心里挺恣儿 见习记者 王皇
9月6日,作为一名今年新入职的记者,记者第一次在老记者带领下走进了老东门边的长盛北社区。 第一次进长盛北区居委会,记者径直进了办公室。这是第一次走进济南的居委会,看到三层小楼很新,里面活动室齐备。居委会主任很热情地讲解社区最近的变化。由于此前对居委会和社区之前的情况了解一些,谈话进展得很顺利,不到中午,记者一行就告别了居委会结束了采访。 回到报社后开始写稿,想把在居委会所见所闻全写出来,却发现自己进社区只进了居委会,根本没有采访社区居民。当天正值文明卫生检查,社区活动室上午暂停活动,记者没有采访到来新楼参加活动的居民。居委会之前的旧楼,记者也只是看了张照片,没有详细了解居委会旧楼的使用情况。 周六下午记者第二次走进长盛北社区。正值傍晚时分,社区里的烧烤摊开始营业,生活气息十足。问了几位社区居民,一些居民表示,虽然听到过音乐声,却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采访。 再次进入居委会,记者看到了正在舞蹈室练舞的五位居民。书画室里也有两位居民。和他们聊了一上午,知道了他们心里的真实感受,退休后有一个这样的场地,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虚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更生动。聊到开心处,社区居民还现场即兴给记者写了个寿字,说回去送给老人。“不孬”,这句话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成了形容他们感受最好的词儿,用济南话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就是“挺恣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