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终于又来男体育老师了 |
山东路小学新招男老师刚报到,就被各年级组组长“争抢” | |
- 2013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体育课上,孙鹏正教学生们学博尔特的标志性动作。 李珍梅 摄 |
|
本报9月9日讯(记者 李珍梅) 对山东路小学体育老师孙鹏来说,9月10日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23岁的孙鹏今年考录上了教师,因为男教师稀少,被分配到学校时,他竟然被学校的年级组长们“争抢”。 9日下午1点40分,在山东路小学校园里,第一节课的铃声刚响起,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等待新一周的第一节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老师是孙老师,我们很喜欢上他的课。”一名男生告诉记者。不一会,一位身着运动服的年轻男老师走向学生,他就是学生口中的孙老师——孙鹏。 出生于1990年的孙鹏今年刚刚踏上教师岗位。在男老师稀缺的小学里,孙鹏和其他男老师一样,很受欢迎。在刚分配到山东路小学时,他被各个年级组长抢着要。据介绍,山东路小学48位老师中,男老师有8位,一线教师仅有4位。男老师教的科目多数为体育、信息技术和科技。“今年孙鹏来了,我们学校就有两个体育老师了,另外一个体育老师已经教了20多年了。”该校校长李全慧说,因为缺少体育老师,有的班级的体育课只能由别的科目的老师“兼职”,甚至从校外聘请体育运动员给学生上课。 2012年,孙鹏毕业于聊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说起当老师的原因,孙鹏笑称“就是喜欢孩子”。“我的伯父伯母就是老师,而且爸妈也想让我当老师。”孙鹏说,去年他就报名老师招聘,但因几分之差无缘教师岗位。 尽管是第一年走上讲台,但孙鹏并不缺少当老师的经验。“上学时有过半年多的支教经验。”孙鹏说,当时是去农村支教,学生的情况很复杂,因此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过孙鹏并不满足,称还需要向更多的前辈请教,做一名业务好又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延伸调查: 小学男教师稀缺 男老师被抢着要,足以体现目前小学男老师之“稀少”。记者了解到,市内三区小学教师共有6879人,其中女教师5723人,男教师1156人,所占比例仅有16%。而在市南区,男女教师的比例为1:8,且只有1位小学男校长。 “男老师少,是因为现在选择小学师范类专业的男学生少了。而且20多年前,我们读师范时,当老师需要很高的分数,女孩相对比较能学,所以女生考上的是多数。”作为一名男校长,青岛台湛路小学邱涛称,如果有条件,他更愿意多带带一些年轻优秀的男青年教师。 家长说法: 缺少男老师,担心孩子“阳刚不足” “从幼儿园到小学,几乎都是女老师、女校长,而且班里的班干部大多数是女生。”家长林女士有点担忧地说,因为女老师多,在评价和管理学生中,自然会夹杂一些女性的特点,比如更喜欢那些欢安静、听话的孩子,顽皮、吵闹的男生则受到管束。 家长高女士则认为,小学是少年儿童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一直接触女老师,男校长、男教师缺失,会影响男生性别角色发展,缺乏阳刚之气。 太平路小学胡婷老师既是一位老师又是一名小学生家长。在她看来,女老师多,是因为社会普遍公认和孩子打交道的事儿比较适合女性。女老师感情细腻、善于观察、认真细致等优点,给孩子也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不过男老师也有其优势,如讲课风趣幽默,不计较小事。 青岛市教育局教育专家咨询团团长翟广顺认为,男女教师各有优势。但学校教育犹如家庭教育,家里不能缺父爱,小学也不能缺失男老师。 “男老师那种大气、果敢确实能影响到孩子。尤其是男老师带着孩子在球场上奔跑,刚劲有力的表现,是女老师不能替代的。”翟广顺建议,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岗位的吸引力等方式吸引并留住男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