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多数老人不回家过中秋 |
他们只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
| |
- 2013年09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8日,一位老人在敬老院内等待孩子来看望。 本报记者 王小会 摄 |
|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 孙婷婷) 18日上午,位于新湖北大街的幸福人生敬老院里,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忙活中秋节的团圆饭。“这些都是打算留在公寓过中秋节的老人,70余位老人中仅有1位老人回家过中秋。”院长齐冬梅介绍。18日,记者从市区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仅仅有不到一成的老人被子女接回家或者共吃团圆饭。多数老人还打电话叮嘱子女连探望都可以省了。老人们表示,儿女们难得休假,他们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主动要求留在敬老院过节。 “中秋节,就是吃个团圆饭,但是回家一趟,得需要儿女们来回折腾,太麻烦了。”18日上午,在幸福人生敬老院里,五位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搬着各自的板凳坐在阴凉地里有说有笑地聊天。今年90岁高龄的赵淑英介绍,她在养老院住习惯了,儿女们原本就放一两天假,不想回家麻烦儿女。 “在这里,80岁已经算是最年轻的了,动辄就是90岁的老人。”齐冬梅介绍,她已经提前准备好食材,在八月十五当天,给老人们改善伙食。“最远的夏阿姨来自东北,还有不少来自县里的老人,他们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 今年80岁的田金荣老人从宁津县赶来投奔儿子,儿子有自己的生意,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老人的女儿在济南上班,老人平时过节都是在敬老院度过。“我连过年都不想回家过,这里有那么多同龄人,热热闹闹的过大节,好着呢。” “回家住一晚上,一换地方都不一定能睡着觉。”夕阳红老年公寓的许金玲老人说,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她刚开始住到老年公寓的时候,经常想孙子想得睡不着觉,住习惯后,回家反倒感觉不习惯了。 每逢中秋佳节,很多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首先考虑到儿女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想让儿女好好休息,自己便选择在养老院里度过,儿女们一遍一遍劝说回家过节,但老人们却“执拗”地打电话通知他们,不仅不回家过节,连来探望都可以省了。“来看一次就得带东西,花那冤枉钱呢,这里有吃有喝的。”今年83岁的老人尹兰英床头桌上摆放着一张全家福,“但孩子们还是会凑齐了一起来看望我。” “回不了家,只能等到春节团聚”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 李榕 王小会) 18日下午,在德城区立天唐人工地,记者见到了奉虹伶和赵成洋,来自四川省广元市的这对90后小夫妻,因自小父母在外打工,在他们的印象中,很少有机会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个团圆的中秋节。 奉虹伶说,四川老家还有爷爷、奶奶、妹妹和妈妈,现在自己跟随丈夫和父亲在工地打工,只有在年底的时候,才能回一趟家,待不到个把月,又匆匆离开。“自我2岁开始,父母便常年在上海、山东等地辗转打工。”奉虹伶说,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有时候根本想不起来。“中秋节不会放假,顶多就是早一会儿下班。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方式,最多喊几个关系好的老乡,加两个菜,一起吃个饭。” 据了解,在立天唐人工地上,来自内蒙、山西、四川等地的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打拼,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奉虹伶说,她家乡整个镇上九成以上的年轻人都漂泊在外。“就算再想家,一家人也只能春节才能团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