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过去,浓浓秋意袭来。在一阵又一阵的秋雨里,我们迎来了一年里最好的季节——秋天。你是不是正在为不用在车里开大空调而窃喜?秋意浓,你在不断增加衣服,那么你的爱车呢?是否也需要进行一些微调,让它更适应这个逐渐凉爽的气候更迭? 一、季节交替时节汽车需要进行一次深度清洁 车内深度清洁特别注意死角 经过漫长而潮湿的夏季,车内已经滋生了很多细菌,再加上长时间不开车窗,开空调会使车内空气变得污浊,这样的环境会对车内的人造成伤害,这时清洁内饰就变得十分必要了。首先要整理车内的杂物,取出活动的内饰清洗干净后消毒,之后再用专业清洗剂清洗车内的每个死角。 不同季节车内需要不同材质的脚垫 车里最易脏的是脚垫。它直接接触鞋子,雨天还会吸收鞋子上的雨水。如果放着不管,很容易发霉。将踏垫折起来拿出车外,以免上面的灰尘洒落在车上。取出后用掸子将灰尘掸掉。在冲水前用刷子刷一遍,清除深入缝隙的灰尘。如果能经常做,可有效抑制虱子或异味产生。把踏垫用水整个濡湿之后,将洗洁剂倒在踏垫上,注意不要倒太多。若是用长毛且为纯羊毛等高级材料制成的踏垫,建议用洗濯这类毛料专用的液体洗洁剂,不会伤到纤维,而且清洗干净后踏垫也会显得蓬松柔软。当洗洁剂满布在踏垫上时,要再度用刷子刷,特别是驾驶座用的踏垫,更是需要用力地刷。用刷子刷洗要视毛的排列方向刷洗。进入冲洗阶段,一定要把洗洁剂冲洗得非常干净,同时使用柔软剂。最后就是晾干,如果是长毛踏垫,要尽量让毛线竖着,然后再把踏垫斜着晾 干。这样,水分干的速度比较快,干后踏垫看起来也比较漂亮。踏垫完全干后再放回车子里面。 车内顶棚时间长了会积灰尘 车顶的污垢通常会在看得见的地方积存。清洁方法要依据车顶内侧的材质、颜色而不同。白色系布料使用布用座椅清洁剂。先把座椅弄倒,再用毛巾或椅套盖住,防止被车顶滴下来的水或清洁剂污染。然后在喷雾器中注入水和清洁剂稀释液,喷洒在车顶上。清洁剂稍微起泡后,轻轻地用刷子刷洗。注意用较柔软的刷子和较轻的力度。否则容易起毛球,还会伤害到布料。等到污 垢浮上表面后,再用拧干的毛巾将泡沫拭去。剩下的污垢,可以用清洁剂去除。 车顶材质是乙烯基,表面通常会有许多小小的凹洞。这种材质的车顶要比布质的车顶更容易掉落灰尘,不过只要用没有掺入硅酮的玻璃清洁剂就可以去除污垢。 深色系想要检查其肮脏的程度,只要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表面即可。如果白毛巾上面沾的是茶色污垢,表示车顶已经很脏。不管是什么车,每隔两至三个月都可以用此法检查一次。如果发现用湿毛巾就能擦干净,那就没必要使用清洁剂了。在使用清洁剂前要先喷洒一些水在车顶上,这样可以使清洁剂更加深入纤维中。 清洁轮胎保养橡胶 轮胎的成分是橡胶,平时附着在轮胎橡胶上的泥巴、油污、蜡膜和油脂等污物,会对轮胎的橡胶起到加速老化作用。到了雨季,轮胎上还将沾染上酸雨和路面积水中的腐蚀性物质。如何杜绝这些有害成分对轮胎的侵蚀呢?车主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解决。 首先柏油清洗剂喷覆在轮胎表面上,停留20秒左右时间,用软刷子对轮胎进行刷洗;之后,用清水将污物冲干净。这一步主要用来除去橡胶表面上附着的焦油、蜡膜、油脂和沙;接下来用轮胎亮光清洁保护液均匀地喷覆在轮胎橡胶表面上,自然风干后即完成对轮胎的全面保养。自己动手可极大地延缓轮胎进一步龟裂、老化的速度,并杜绝腐蚀性物质对轮胎的侵蚀。 二、车漆保养防止生锈 夏季阳光很强烈,而且雨水较多,车身漆面反复受到阳光暴晒和酸性雨水的腐蚀,很容易产生氧化。这就需要你在换季时为车身做一次仔细检查,视爱车的情况进行抛光、打蜡、封釉,甚至重新喷漆等处理。 换季打蜡可以保护车漆 聪明的车漆保养绝不意味着要花冤枉钱。比如有些车主就很热衷于为自己的爱车做一些封釉镀膜什么的时髦玩意,而有的车主则坚持一周一次的打蜡频率,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仅是浪费钱。我们知道,车辆的色漆外层都喷有一层清漆,漆面自然光亮好看,也能保护漆面。而市面上宣传的特别来劲的封釉、镀膜却是以打磨清漆层作为代价的,也许它们能够给你的爱车带来短期的光亮,但那值得么?同样,过于频繁的打蜡会过度研磨车辆原本的油漆层,使之越来越薄。专家建议,一次打蜡至少可以保持一个季度的效果,细心的车主只要观察车辆在洗车后,车漆表面的泼水效果还在,也就是水珠会在车身表面滚动而不是散开,就说明车蜡还在起作用。 修补小损伤可以防止生锈 当然,无论如何小心的呵护,行走于户外的爱车也很难避免细微的漆面损伤。而对车身有损伤的车辆来说,就意味着局部的锈蚀。对一些刚刚出现的小锈蚀,车主们可试着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修复或者应急处理。 锈蚀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碰擦后钣金金属直接与外界接触。平时一些偶然的刮伤,行车时弹起的小石块对车身造成的点撞,加上长期露天停放,再好的车子也会出现锈迹。另外,车身容易积水的地方,如轮弧内外缘、车门和行李厢的底部、边角等处,时间长了也容易产生锈蚀。如果车门下缘的排水口堵塞或不很顺畅,下雨或行车时渗入的水分长期积留在车门内部,一段时间后,就会由内向外开始生锈,等到发现时,就很难处理了。 三、不同季节胎压要求不一样 是否能够正确保持胎压,是安全行车最关键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的爆胎事故并非由于路面异物,而是由不正确的胎压而导致。作为一名合格的车主,每天出车前检查轮胎气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胎压达不到标准值,轮胎就容易发生故障。建议车主在车上自备一个气压表。测量、调整气压值以冷车时为准,热车后胎压通常会升高0.8~1.0bar,属正常现象。 很多人以为,夏季温度高,若将胎压适当调低将能减少轮胎爆胎的可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其导致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专家指出,胎压还是应以厂家要求为准。若胎压过低,就势必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