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待月圆,月圆最是相思时。月圆人团圆,然而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中秋节保驾护航,在节日期间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也变成了一种奢求。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王文彬 王娟 通讯员 付春晓 单明林 程兵
护士闫俊英 >> 坚守岗位只为减轻病人痛苦 交警高伟忠 >> 市民平安出行自己苦累不算啥 保电工徐传建 >> 17年穿梭野外保假日供电 “孙大娘,今天感觉好点了吗?身体还有哪儿不舒服?”闫俊英正在亲切询问患有肺心病的孙玉梅老人。18日上午,记者跟随惠民县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内一科,见到了正在巡床的护士长闫俊英。“患有肺心病的孙大娘已经是第五次来到我们医院接受治疗了,现在孙大娘的病情稳定,如果顺利,孙大娘可以和家人共度中秋上了。”闫俊英告诉记者。 “从我第一次因肺心病发作住进县医院内一科后,科里的医护工作者对我无微不至。有次我住院了,家里因为农忙抽不出人来照顾我,是小英忙前忙后。从洗脸打饭到端屎端尿,看着这孩子给我做了这么多,我心里很是感动。每当看到和我子女年龄相仿的小英时,我都会叫她一声闺女。”孙玉梅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将病人看作亲人的工作态度和理念,闫俊英在从医的18个年头中,不断斩获得各种荣誉。“每到节假日,都是市民就诊的高峰期。今年的中秋节又要和同事们一起度过了,虽然也想在中秋陪陪爸妈和孩子,但是看到病人的痛苦减轻了,我感觉这点牺牲也就不算什么了。”闫俊英告诉记者。
18日上午,记者在二院十字路口见到了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高伟忠。虽然已是秋季,但是标准的交通指挥手势,负责的态度让在交通指挥台上执勤的高伟忠没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高伟忠说,越是到了节假日,他们的工作越忙,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的车辆增多,加大了县城内交通行驶的负荷量。 “从我穿上这身警服起,我基本上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个完整的中秋节。有一年中秋孩子发烧了,我却在外地执行任务赶不回去,是我爸妈、媳妇带着孩子去的医院。等我执勤结束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睡熟了,这让我感觉很愧对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高伟忠告诉记者。 私家车数量的每年递增,给县城的交通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个别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在公路两旁乱停乱放车辆,我们上前疏导,却换来一个白眼或一声辱骂;还有个别人骑自行车闯红灯,我们对其闯红灯的行为进行制止,却换来一句‘神经病’。大过节的,我们听了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但是能够看着广大市民平安出行,就是再苦再累,受再多的委屈,我们也愿意。”高伟忠告诉记者。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要加紧工作进程,保证在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供电顺畅,明天咱们就在施工地过中秋。”记者来到35KV兵辰一二号线清河镇段#17号塔施工地点时正赶上电业施工负责人徐传建给电业施工人员开会。 据了解,电业施工人员十几余人都是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他们常年奔赴在外,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中间最大的52岁,最小的才24岁。这次又和往常一样,他们放弃中秋小长假的休息时间坚守奋战在工程施工一线,当好社会用电的守护神。 徐传建每天早上5点半就开始奔赴“战场”,中午没有休息时间,直到晚上8点才能稍加放松,有时出现突发事件还得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检修故障。“工期有限,只能每天赶工期,保障居民用电安全。” 一到过年过节就是徐传建最自责的时候,因为17年来他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经常穿梭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和家人孩子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更没有跟家人过一个完整的中秋团圆,现在孩子一个10岁,一个3岁,妻子一个人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