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齐刷刷佩戴“墨镜”,仔细观察屏幕上播放的高清3D影像,场面就像特警制定作战计划一般。这不是电影,而是利用最新的3D腔镜技术对肺癌患者施行肺叶切除术的现场。 凭借远胜于传统腔镜的空间感,3D腔镜如今正在全国大型医院推广。在手术中,医生能将患者组织、血管、肌肉之间的立体关系看得清清楚楚,从而准确定位。 说到外科手术,我们先从大家熟悉的今天说起,比如如今非常流行的“微创”——比起开放式手术,做微创手术的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外观也更好。 而要通过小创口做手术,医生怎么能看到身体内的情况?这就需要腔镜技术帮忙。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医生一般要在体表开2-3个孔,将腔镜镜头和特殊的手术器械插入患者体内,镜头拍摄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在外部监视器上,医生便可据此对患者实施手术。 也许您很难想象,腔镜技术的“祖师爷”只是一个装有普通镜子的软管——内窥镜。那是在1835年,“内窥镜之父”安东尼·德索尔莫(Antoine Jean Desormeaux)使用煤油灯作为光源,通过软管上的普通镜子折射观察膀胱的情况。1876年,马克思·尼采(Max Nitze)则将铂丝制成的光源装在膀胱镜前端,把光源由体外移至膀胱内,这就是自带光源、镜头的内窥镜的雏形。 在内窥镜大家族里,之所以能诞生现代意义上的摄影腔镜,还是托了光导纤维的福。光导纤维内窥镜是一条细长柔软的管子,管内有一束导光的玻璃纤维,两端各装有一个透镜。检查时将管子一端插入人体内部待查器官,从另一端即可看见器官的情况。 适合传输数字信息的光纤与内窥镜结合后,在内窥镜上装视频镜头成为发展主流,这时图像的清晰度、观看的方便程度等都是从前利用镜子反射所望尘莫及的。 尤其是2002年11月世界上首台“高清晰内窥镜系统”诞生,凝集了最尖端的影像技术,提供的图像精度使诊断极其微小的病变成为可能。再辅助以插入式手术器械,内窥镜就从检查、诊断时代进入了手术、治疗的时代。 如今,作为内窥镜中杰出的“一代”,高清二维腔镜已遍布国内大多数三甲医院,给医生手术提供了许多便利。不过若要求苛刻些,它倒是有个大短板:只能提供平面图像。 已实施多台3D手术的广东省一外科专家如此形容二维腔镜:“这好比只用一只眼睛视物,往往不易判断物体的距离,从屏幕上看到的平面图像提供不了足够的景深信息。” “要正确判断组织有多厚、切口该切多深,是个纯粹靠经验积累的过程。更难的是把两条血管对齐缝合这样的精细操作。”前述专家举的这些例子若要靠平面图像辅助完成,对于某些人而言,难度系数不亚于老奶奶穿绣花针。3D腔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3D腔镜技术其实和3D电影技术是相通的,利用两个镜头模拟双眼视野,医生戴上3D眼镜,就好似孙悟空钻入了病人体内,所有的组织、血管、肌肉之间的立体关系都被看得清清楚楚,手术刀准确定位轻而易举。高清电子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还能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