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杨曙明
|
|
最近几天,济南的空气质量又成了很多市民关注的焦点。9月21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济南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而这两天,污染情况也未见有太大好转。离供暖季开始还有一个多月,可重度污染天已经出现,笔者不禁为今年冬季的空气质量捏了一把汗。 笔者喜欢爬山,以往站到千佛山顶,可以看到远处奔流不息的黄河。可如今再到山顶,看到的却是一片蒙蒙雾气,别说黄河,就是大明湖有时都难见身影。 有关济南空气污染的成因,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济南地势低洼,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邻黄河,因而空气流通不畅,致使污染严重。笔者认为,此说虽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济南空气污染的主因。 据介绍,空气污染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机动车污染源和建筑扬尘污染源。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影响济南空气质量的初次污染源中,建筑扬尘约占15.2%,燃煤(包括企业及民用)约占14.1%,机动车尾气约占11.64%;二次污染源约占15%,其他不确定污染源约占30%。要知道,二次污染源和其他不确定污染源多是初次污染源所衍生,尤其是机动车尾气所致。 “四面工地三面土,一城车辆半城堵”。这是部分网友对现实济南的一个比喻,听起来虽让人有些心酸,但也让我们明白了治理空气污染的重点。这就是:千方百计减少燃煤污染源,重拳打击污染企业;适度节制大兴土木,从严惩处扬尘肆虐;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尽早对机动车辆实施限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合理而又充分使用现有资源。 要建设美丽泉城,改善空气质量当属一项重要任务。没有晴朗的天,何谈美丽泉城?何谈魅力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