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儿变冷,但没想到这么冷 |
预报显示强冷空气还将持续三天 | |
- 2013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气温渐凉,树叶开始飘零,街头顿时显得异常冷清。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  | 23日中午,在东方红路上,一位市民的雨伞被强风吹翻。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
|
本报9月23日讯(记者 孙婷婷) 23日,受到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德州市大部分县市白天的气温只有13℃,加之6级以上的大风,绵绵了一天的秋雨,整座城市笼罩在寒气之中。在寒冷中,迎来了“秋分”节气。 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伴着大风降温的一场秋雨,给“秋分”节气平添了几分萧瑟。虽然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2.5毫米,但这场降雨却让整座城市迅速凉下来,市民提前感受到“初冬”的寒冷。根据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标准,目前德州市11个县市中,只有夏津县率先迈入了秋季,而这股冷空气影响过后,天气逐渐寒冷,其他县市也将陆续迎来秋天。 23日上午10时许,雨越下越大,风力也随之不断增大,不少在路边撑开伞摆摊的商贩纷纷收摊。“知道要降温,但不知道会这么冷。”即便是穿着雨衣,仍能感受到寒冷刺骨的北风,雨水打在身上,更显冰冷。 23日,德州市气象局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在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出现的大风降温降雨天气,23日夜间,阵阵大风仍在持续,大部分县市平均风力达到了6级,阵风在7级以上,降水也将持续。据天气预报,今后三天,将继续受到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仍是大风降温天气。 气象专家说,24日,为小雨转多云的天气,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1℃。25日以后,天气开始转晴,不过气温依然较低,早晨的气温只有9℃,最高气温也只有21℃。 菜摊商贩: 多吃点热的暖和暖和 23日,天空阴沉沉,下着绵绵阴雨,气温已经降到13摄氏度。临近中午,在黑马农贸市场的一些商贩裹着厚棉服,守在摊位前,等着零零散散的顾客,一顿热气腾腾的中午饭菜成为他们最大的愿望。 23日中午12时许,黑马农贸市场上冷冷清清,没有往日人来人往的热闹,菜贩们在摊位前挑拣着蔬菜。有些摊贩因措手不及,没有带御寒的衣物,就在路边蹦跶地跳着取暖,有些直接趁着午休空闲回家换衣服。 摊贩张艳凤是河北故城人,在黑马农贸市场上做蔬菜零售生意已经一年的时间了,五点钟起床来市场,晚上七八点钟回家。“早上六点钟来的时候没觉得冷,穿着大褂子骑车就过来了。”张艳凤说道,这会儿下雨温度也下降了。边说着,张艳凤还跺着脚,边紧了紧身上的棕褐色大衣,希望好不容易捂出来的热量不要散出去。 听到菜市场里传来“热包子”的叫卖声,张艳凤早早地在摊位前张望,“我买包子”,卖包子的三轮车还有十多米,张艳凤就赶紧吆喝起来,生怕热气腾腾的包子没了。张艳凤花了三块五毛钱,买了3个包子和一杯黑米粥,刚拿到黑米粥,就抱在怀里了。“抱着真暖和,吃个热气腾腾的饭真幸福。”张艳凤眼神里透着一种满足。 本报记者 李明华 环卫工人: 穿秋衣还是冻得骨头疼 23日上午,降雨、大风以及降温齐上阵,“冷”成为23日贯穿全天的唯一感觉。从早上5时至下午6时,除去中午1小时休息时间,用“冻透了”来形容一直在室外工作的环卫工人,再贴切不过。 23日上午9时许,在青年路苏禄王御园门前,一位环卫工人穿戴着雨具,雨一直下着,空气中水汽较多,整条街道显得雾气蒙蒙。“今天真冷啊,冻得伸不出手来。” 11时许,市区雨越下越大,风力也越来越强劲,只有12℃的低温让不少行人加快速度赶回家。“我们正忙着清理路面垃圾,有的司机开车不注意,开过去就被溅一身水。”不断飘落的落叶堵塞了井箅子,大学路上一位环卫工刚准备去清理时,一辆黑色私家车疾驰过去,溅起的水打湿了环卫工整个背部的衣服。“就得顺着马路边干活,但这个地方有积水,被溅一身水是常有的事情” “雨下得越大越不能去避雨,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的话,道路会出现积水。”下午三点,三八路九中门前,负责该路段的环卫工人虽然披着雨衣,但已经被淋湿了全身。据介绍,她从早上5点就出门了,主要是将井箅子上的落叶清理干净,中午12点30分下班时,全身已将冻透了。下午13时30分继续上班,一直要工作到晚上6时。“我们年龄大了,秋衣秋裤早穿上了,但还是冻得骨头疼。” 本报记者 孙婷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