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页劳工名单见证日军罪恶 |
“发烧干活慢,监工一顿毒打” |
| |
- 2013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925/A07/A07_0327.jpg) | 24日,韩建平拿着自己父亲当年在日本做劳工之后回乡转业的证明书,感慨万千。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
|
济南市民韩建平的家中保存有一份400多页被掳往日本的华工名单,作为山东省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的秘书长,这份名单韩建平保存了十多年,也为它奔波了十多年。
本报记者 张泰来 现年56岁的韩建平退休前是原白马山啤酒厂的一名员工,早在十多年前,就加入了山东省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 “这份名单在十几年前由联谊会的会长王子安交给我,据他说是通过一个美国友人从美国档案馆复印出来的。”韩建平说,这份名单总共462页,记录了1943年4月到1945年5月之间,被掳往日本的34282名劳工的姓名、籍贯及做劳工的时间。 韩建平的父亲韩瑞华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44年被强掳到日本北海道煤矿当劳工近一年。“我7岁的时候父亲就没了,母亲说父亲回来之后身体就不好,他的早逝跟这段劳工经历有很大关系。”韩建平说。 拿到名单之后,韩建平先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从中摘出祖籍山东的9177名劳工,按所在县做成108个单页(当时山东省共有108个县),集中在一个册子上。 整理出名单后,韩建平就开始自费寻找分布在全省各处的劳工。“一般就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去找,找到一个人后,询问跟他一起的劳工,就这样通过人找人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找。”韩建平说,他一直找了近20年的时间。 截至目前,9177名山东籍劳工中的4500人已经找到,可惜他们大多数都离开了人世,没有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声道歉。 2005年,韩建平共找到了6名在世的济南籍劳工,他详细询问了他们被掳往日本的经历,并给每人准备了一个档案袋,盛放他们的口述资料。 张景全老人的档案里,记录着他在日本的非人遭遇,“起早贪黑,不见天日,劳动强度非常大,吃不饱。有一回发烧,干活慢了点,监工举起木棍,劈头盖脸一顿毒打,头破血流,全身多处青肿。这样的事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到了现在,经过了不到10年的时间,6名劳工就已经有4人离开了人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