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持 |
双方对峙进入第四天军警商场内逐层排查是否还有人质说法乱 | |
- 2013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925/A30/A30_0372.jpg) | 23日,在西门购物中心附近,警察和记者在听到枪声后躲到车后。 新华/路透 | ![](../../IMAGE/20130925/A30/A30_0373.jpg) | 据称这是武装分子持AK47式突击步枪进入商场的画面。 |
|
综合新华社消息 截至当地时间24日下午4时,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西门购物中心袭击事件已经发生逾78小时,但军警与武装人员的对峙仍在持续,购物中心内不时有枪声和爆炸声传出。这已是双方对峙的第四天。 在商场内部围剿恐怖分子的肯尼亚警官告诉记者,肯尼亚军警于23日晚开始清理大楼,排除爆炸装置。但在24日上午又在大楼内发现了恐怖分子。他表示,肯尼亚军警正在逐层排查恐怖分子是否留下手榴弹等爆炸装置。军警将继续清理现场,确保所有尸体被运出。 索马里青年党当天利用新注册的社交网站账户发布消息,声称多名人质仍在购物中心内的武装人员手中,“他们看上去惊慌失措,但还活着”。 美联社以一名与购物中心内人员有联系的安全专家为消息源报道,肯尼亚安全部队“还没有把购物中心清理干净”,一伙自称“来自世界各地”的武装人员眼下劫持至少10名人质。 就青年党声称仍有人质在手,肯尼亚政府发言人马诺阿·埃西皮苏予以驳斥。他告诉记者,所有人质已获救并被送往一家军事医院接受救治。 肯尼亚外交部长阿明纳·穆罕默德23日晚接受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采访时证实,袭击者包括一名英国籍女性恐怖嫌疑人和2至3名索马里裔或阿拉伯裔美国人,后者年龄在18至19岁,生活在美国国内。 相关新闻 案发数小时后以色列即派专家组 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国防部官员向记者证实,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21日发生数小时后,以色列即派出一个专家组前往内罗毕。这些官员没有介绍以方提供哪些帮助,但否认其中包含作战人员。 按照《今日以色列报》网站的说法,专家组由以色列警方应肯尼亚政府派出,包括两名反恐警员、两名爆破专家和3名法医专家,以协助营救人质。 肯尼亚是以色列在东部非洲的紧密盟友,双方近年来强化安全合作,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威胁。 据新华社 新闻分析 营救为何久拖不决? 分析人士认为,恐怖分子策划周密,选择目标易攻难解,当局防范应对可能存在疏漏,一系列因素为营救行动带来了难度。 1.恐怖分子有备而来 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时目标明确,“分兵作战”扩大受伤面,在对峙中为安全部队的围剿增加难度。索马里青年党能够在对峙前及对峙过程中不时通过微博网站“推特”发布消息,显示出与袭击者可能有“实时互动”。 此外,参与袭击的武装人员众多,且来自多个国家,进一步印证袭击经过周密策划。按照索马里青年党在“推特”发布的消息,这些袭击者“全副武装”,携带“大量弹药”。这些袭击者确实有备而来。 2.购物中心如同迷宫 一些安全专家认为,购物中心结构和设施复杂,恐怖分子能随机对无辜人员发动袭击,而前来解围的安全部队却难以全力施展拳脚。 一名西方国家安全官员说,购物中心内的银行有安全门和防弹玻璃,赌场有各类赌博机和桌面,其他店面分门别类,这些如同迷宫的复杂结构让安全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排除安全隐患。只要某个角落藏匿着一名恐怖分子,购物中心就难称“安全”。 3.当局应对协作生疏?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袭击事件发生后,警方、准军事部队、肯尼亚国防军和国家情报局等多个安全机构能在第一时间协同应对处理人质危机,本身值得肯定。然而,有报道称,警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甚至不知道危机应对措施应由谁牵头以及如何实施。 人质危机结束后,肯尼亚政府势必面临更深层次的反思:政府防范是否存在疏漏?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