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龙 中秋假期,照例“回家看看”,并和家人一起游览了东平湖上的水浒影视基地,断金亭之上是聚义厅,聚义厅之上是忠义堂,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座位”赫然在列。聚义厅门口,一老者在弹古筝,先一曲《花好月圆》,后一曲《高山流水》,再一曲《貂蝉拜月》,音韵悠扬,味道醇厚,奏完之后老者还讲解故事情节:伯牙和子期是仁兄弟,毛主席当年也称赞貂蝉是女英雄。晚上回村,难得在老家住上一夜,躺在真正的木板床上,聆听窗外秋虫唧唧,凉意与睡意渐浓。夜半时分,鸡鸣声声,此呼彼应,宛若合唱,让我在半梦半醒之间乐享这份迥异于车声市声的天籁。 蝉鸣也是一种天籁。曾在一个盛夏周末去章丘莲华山的胜水禅寺,一个水库边上的山中古寺。下得车来,满耳充盈的,仿佛千万只蝉儿的齐鸣,热烈、亢奋、执着,声音铺天盖地,把眼中所见美景的风头也给抢去了。在寺中行走时间长了,眼睛能够“看见”风景了,蝉鸣才渐渐“变”成背景音乐,这时才体味到古人写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何种淡定的心情。夜宿古寺,蝉声停歇,夜黑如墨,偶有鸟鸣啾啾,世界一片静寂。一觉醒来,蝉鸣渐起,便知新的一天开始。 还曾在秋日的午间,于工作的间歇,步行去单位附近的济南黑虎泉群,聆听各种各样的泉水之声,也是一种天籁。自白石桥起步西行,白石泉与玛瑙泉隔河相望,两泉一圆一方,白石泉如一面明镜,泉水从“镜”边的石缝中溢出,似在为对面的玛瑙泉声伴奏。玛瑙泉深而清幽,泉池之水从三个方向溢出,与护城河有半米的落差,水声便“哗哗哗哗”,有些激昂。移步西行,便是主泉黑虎泉,三只虎头口中泉水汹涌,水声低沉,霸气十足。流经庞大泉池,一齐冲进护城河时,阵势稍有收敛,但水声依然从容不迫,想必会征服天南地北的每一位观光客。往西过琵琶桥,南岸便是琵琶泉,也许是取水的人多,也许是地势使然,泉池的周边石板永远是湿漉漉的,有些许“清泉石上流”的味道。该泉池底常年有串串水泡冒出,于水面破裂,咝咝作响,声若琵琶,故而得名。泉池北向护城河,泉水流经北口八块石板,形成八股水流,乒乒乓乓跌落半米之下的大石面,汇成一个巨大的水面,一齐涌向护城河中那些金顶红栏的画舫。那成排画舫停靠之处西边不远的护城河心,便高耸着一个河中之泉——五莲泉。水面依然如镜,静美得让人心醉。泉水如丝帛般向四周弯曲而下,只在与河水接触处形成雪白水花,传出淙淙之声。 这庞大的黑虎泉群,形成泉水的奏鸣,即便离开它已经远远一段距离,耳朵里仍是这些天籁之声。我等有幸,能够工作生活在泉城,于喧嚣市井之中,时常以泉水清音为背景、为依托,以悦听,以清心。 (本文作者为大众日报高级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