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很庆幸自己冲动过,才遇见最美的它,就在西藏最美的时刻。此次进藏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汶川地震后经川入藏,第二次是经红河走的滇藏线。虽然目的地一样,但由于所走的线路和旅途中的经历不同,让每一次进藏都留下不一样的感受,而正因为多次进藏让我和它有了不解之缘。 此次西藏之行,五辆车15个人,他们既有徐州的无线电爱好者,也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圈子人;既有生活比较宽裕的生意人,也有收入并不算多的打工者;既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老者,甚至还有在家长带领下的幼儿园小朋友,跨越了年龄与阶层,只为了同一个梦想。7月,我们带着大家的祝福和期许踏上旅程。“圆梦”是我们此次进藏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要圆此生一定要去西藏的梦,更是为了兑现曾经的承诺圆一个助学梦。我们带着筹集的将近六吨的衣物、文化学习用品、包括雨衣和23000余元一对一爱心助学款,再次出发到达四川凉山某镇园田小学,从这里开启我们的进藏之旅。 在距安多县还有六十公里的草原上,原本只是打算在清澈的溪边洗把脸,随便看看风景然后再继续赶路。但眼望着青青草场上或低首或轻跳的羊儿,有吃货开始按耐不住的提议:弄只羊吃。于是我们认识了藏族小伙子加才顿珠和他的家人。在小伙儿的介绍和帮助下羊的主人以800元的低价把一头三年的头羊宰掉了。在等待羊主任为我们捉羊、宰羊,等待着那飘香的美味肉烂时,我和几个还算勤快的人已经搭好了露营的帐篷。悠闲地躺在柔软草地上,环手枕于脑后,仰望那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和不时掠过的雄鹰。普通话并不流利的加顿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离我们扎营处不远的地方就是加顿的家,典型的藏家房屋,家居简单但实用,上面铺着暗红的藏族针织品,暗黄的墙壁上贴着有毛主席头像的壁画。加顿说他想学好普通话,他想将来可以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在他家里的墙上我看到了他和姐姐曲吉获得的各种奖状,可见他也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烤羊喝着热腾腾的鲜奶,好客的大哥还招呼我们尝尽了他们家所有的藏家独有的各种美食:奶渣、奶酪、鲜奶、酸奶、刚刚采摘的草原黄蘑菇…… 进藏,我们途径康定、业拉山垭口、新都桥、塔公草原、米拉山口、世界高城——理塘、林芝、过通麦天险到达拉萨,一路驶来,走走停停让我们见识到川藏线的多彩变化,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路遇滑坡等经历也让我们的旅途充满刺激和惊喜。但最让人难忘的是沿途美妙绝伦的风景,最可爱的是我们旅途中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 (朱志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