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舞者”一分钟能记200多字 |
近年活跃在港城多个领域,速录师用手指追赶声音 | |
- 2013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蒋慧晨 曲彦霖 孙淑玉
话音落,文字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用手指追赶声音。 近年来,一批速录师活跃在烟台市的各种会议、论坛,速录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工作体面、收入高,在很多人眼里,速录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业。那么,速录师到底是何方神圣?速录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走近速录师 听着《新闻联播》记录,基本不出错 在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公益行山东烟台站的活动现场,速录师唐珍妮一边听会,一边十指飞快地按动速录机按键,一串串文字马上呈现在与速录机连接的电脑屏幕上。 唐珍妮说,她每分钟能记录240-280个字,这个速度几乎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的播音速度一致。据唐珍妮介绍,她一边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边就能用速录机把新闻联播里的新闻记录下来,准确率达到98%以上。 “我在2009年就考取了高级速录师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速录速记工作室。”唐珍妮说道。 行业越来越被认可,工作动力挺大 有一次唐珍妮担任有国家领导人参会的会议记录工作,会议结束后,几位领导拿着打印出来的会议记录,对唐珍妮大加赞美。“一位合格的速录师不仅要记得快、记得准,还要对会议内容严格保密。得到认可,是我工作的动力。”唐珍妮说道。 唐珍妮刚学速录时,速录在烟台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工作经常青黄不接,即便有工作,记录一场会议的酬劳也不高。“速录是近两年才在烟台被认可的,一些会议、论坛等需要记录内容的地方都有速录师的身影。”唐珍妮说,大城市的速录师月薪能达到五六千元甚至更高,在烟台有自己工作室的速录师月薪也能达到三四千元。业内人士称,速录师平均薪金为每个小时300元,在烟台可以速录国学、法学等专业内容的速录师薪金每个小时最高达1500元。 行业现状 自2003年进入烟台,怡林计算机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怡林学校)已经在烟台度过了十年,是烟台最大、最早针对社会人士进行速录培训的学校。 现在怡林学校里还有20来个人正在学习速录。尽管学速录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烟台速录行业曾出现怪圈,当年大家对速录陌生的时候,学生并不愿意走出去,而等烟台市场对速录有需求时,很多人却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粗略估计,2/3的人会选择走出烟台发展。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开设速录专业也已经是第4年。 “第一年仅招了1个班,30左右名学生。”据商务速录专业郭老师介绍,考虑到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较好,2010年5月份,速录专业正式进入学校,名为“商务速录”专业,成了山东省技校里的首例。如今商务速录专业每年限招2个班,共招70左右名学生,入学录取率仅占到60%至70%。 1/3速录师选择留烟,目前供不应求 缺少高精尖人才,男少女多也愁人 社会发展对速录师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只要初中学历以上就可以参加速录培训,但很多大企业或单位对速录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速录并非简单记录,还需要后期整改和对会议内容的理解,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速录师十分紧缺。 怡林学校有培训本科速录师的打算,但一直受到阻碍。本科在校生选择性多,考研、工作、出国等。速录学时长,大学生不能拿出全部时间来学速录,而且对于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放弃,不少人以速录作为跳板。 烟台高校六七年前开设速录选修课,至今未形成必修专业课程。看来,对高学历速录师的人才发掘培训还有待开发。 此外,男速录师也十分稀缺,某市公安曾面向全国招录带编制男速录师,最终全国只招到8名。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商务速录专业的学生中,男生比例仅占1/4至1/3。 相关链接 和打字员不同 速录师要“全能” 唐珍妮说,有些人觉得速录师就是“打字员”,其实并非这样。速录师比打字员打字快得多。专门的速录机键盘与普通键盘不同,采用的是声母韵母结合的“多键并击”方式。要记录汉字的汉语拼音有几个字母,在速录机上就要同时按下几个按键,十个手指并用,每一次敲击键盘,最少能记录两个汉字,而平时打字,每个汉字往往要按顺序敲击多次按键。 速录初学者最大的障碍,就是打字方式的转变。唐珍妮说,最初学习时,为了提高操作速录机时的手指频率,她每天至少要练习12个小时。 “想要当好速录师,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每次工作之前,唐珍妮都要根据记录的需要,提前补充会议上所涉及的知识,包括时政、经济、医疗、文学等。唐珍妮说,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行业术语或专业名词不了解,就会大大影响录入速度。 遇到讲方言的 就真没辙了 速录师什么都能记录下来吗?当然不是。唐珍妮说,在参加的各种各样的会议中,突发情况也时有发生。遇到用方言的讲话者,就一个头两个大了。 参加会议时,唐珍妮都会选择靠近讲话者或者音响的地方,以便能听得更清楚。为了保险起见,她在用速录机记录的同时,还会用录音笔同步记录音频,来应对突发情况。“在参加会议时,我们都会与主办方提前协调,希望讲话者尽量讲普通话。如果实在因为方言问题影响了会议记录,主办方大多都很理解,可以会后根据录音补录。”唐珍妮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