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洁
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的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并落实了信息库的建设维护,实现了党务信息、党务资料的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新时期党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 一、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建立规范党务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数据库资料的准确性是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这就需要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要求,上报规范的信息资料,统一进行核对录入。 首先是根据《共产党员花名册》和《党员基本信息编码表》的规范口径,认真开展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的采集、审核校对、微机录入和记录更新工作。 其次是对入党申请人情况以及党员的迁转等日常业务,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补充更新到数据库。 第三是对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分步操作,确保信息数据库能通过数据库检测工具的检测,做到信息完整准确。最终做到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以及党员、入党申请人员等基本情况均能在系统中反映,实现了党务数据的动态管理。此外,为确保党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体高效运作,提高基层党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还需要建立党务系统自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务工作者及时上报、更新党组织、党员(包括流动党员)的变动情况,做到系统数据与实际情况互相吻合,并将党组织和党员信息上报核对工作纳入党务工作者的考核内容。 二、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克服传统观念,打破传统模式。部分持传统观念的党务工作者习惯于开会议、做报告、查找纸质文件,习惯于组织之间、组织和党员之间交换文件、发放通知。他们认为党务工作有其特殊性,不适宜向社会公开;认为信息化时机尚不成熟,需求尚不迫切;或干脆对信息化建设存有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作为新时代的党务工作者应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勇于克服传统观念,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开拓进取,把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行党务公开的重要手段。 第二是整体规划实施,避免简单建网。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难度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环节,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通力协作。应整体规划实施,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建立从内容、形式、手段、方法都区别于传统基层组织建设的全新模式。 第三是谨防一蹴而就,形成长效机制。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希望一劳永逸地建成信息化系统是不现实的。即使信息化系统初具规模,也有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系统维护、全面推广的过程。要彻底克服设备投入、数据建立、人员配备之后就万事大吉的麻痹思想,在基层组织信息化建设中工作规范,责任到人,考核明确,形成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