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老人寻找双胞胎女儿 |
失散64年,有人在济发现一女士与她二女儿长相神似 | |
- 2013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巴婆婆和二女儿、三女儿。 |  | ◥二女儿年轻时照片。
李国民提供 |
|
本报济南9月27日讯(记者 杜洪雷) “10月5日是外婆的百岁寿辰,她最大的心愿是找到失散六十多年的双胞胎女儿。”日前,读者李国民打来电话,希望能尽快完成老人的心愿。 李国民的外婆名叫巴伟,出生于1914年,目前住在武汉市仁厚社区。 李国民给记者讲述了巴婆婆和双胞胎女儿的故事。巴婆婆是扬州人,出生在官宦人家,16岁便出嫁,住在南京夫子庙瞻园路70号。1934年,她生下大女儿庆麟,之后又诞下一子。 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夕,巴婆婆一家外出逃难,辗转汉口、长沙、芷江、重庆等地,一路上生下二女儿湘麟、三女儿芷麟和两个儿子德麟、渝麟,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包含了出生时的地名,而大儿子则在逃难途中夭折。 1946年,这个大家庭终于回到南京。1949年深秋,巴婆婆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然而由于之前的一场重病,让她没有奶水来喂养,不堪重负,一家人决定在这对双胞胎出生的第二天清晨,把婴儿送到了南京旧城城北、据说是英国人开办的保育院门口,并在婴儿随身包裹里夹了纸条。 1951年,巴婆婆一家人迁到武汉生活至今,小女儿汉麟也在武汉出生。多年来双胞胎女儿都杳无音信,但上世纪70年代,二女儿湘麟在山东济南工作时,有次去医院看病,医生特意跟她提起,看到一个人的长相、神态和她一模一样,便上去打招呼,结果竟然是认错了人。 这燃起了一家人寻回双胞胎的愿望,不过迄今为止,家里人都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李国民说,外婆偶尔念叨起双胞胎的事,“感觉蛮内疚,不知道她们是不是活下来了”。巴婆婆总觉得没希望找到,却又在心里时时挂念。 如果您有这对1949年秋天南京出生的双胞胎姐妹的信息,可拨打本报热线96706或与老人的外孙李国民联系,邮箱7025668@qq.com;微信lgl70256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