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外国语学校的牟宗娟在三尺讲台上耕耘31载 |
求新求变,老教师创新教学结硕果 |
| |
- 2013年09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牟宗娟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很受学生们喜欢。 |
|
31年的光阴在三尺讲台上悄然流逝,凭着对教学的执着热爱,凭着对学生无私关怀,牟宗娟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教师这个光辉的职业,从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到年近六旬的老园丁,牟宗娟说她无怨无悔,因为她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和快乐。 文/片 本报记者 张萍 语文课成活动课 备课熬夜到凌晨 牟宗娟是日照市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少学生都说,听牟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因为一堂枯燥的语文课,在牟宗娟的精心准备下,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和趣味感。 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牟宗娟时常把语文课变成活动课,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玩语文”是牟宗娟始终坚持的教学主张,她认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交际的工具,所以牟宗娟从不倡导学生死记硬背。为了增大语文课堂的容量,牟宗娟精心准备课件,将一切可借用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有时为了搜集到更为全面的资料,牟宗娟时常熬夜到凌晨,眼睛熬得发红,也坚持加完班再睡觉。“作为语文老师,要替学生们着想,充分准备好教学材料,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难以走神和发呆。”牟宗娟说。 有时,牟宗娟还会将课堂搬到室外,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孩子们总是发愁写作文,其实不是没有灵感,也不是写作水平低,而是孩子们无法亲身感受到这种氛围,凭空想象去创作,肯定不可能有好的作品。” 有一次,牟宗娟为了调动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带着学生们外出赏梨花、看桃花。一路上,孩子们还互相吟诵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花朵的词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到达目的地后,牟宗娟引导学生用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观察力来欣赏美丽的景色。“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孩子们迫不及待用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感受,有了这样不吐不快的氛围,还愁写不好作文吗?”牟宗娟说。 平等对待学生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需要阳光雨露,渴望生根发芽。”除了在教学上追求完美,牟宗娟总是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受父亲的影响,1982年师范毕业的牟宗娟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第一天,看到学生布满灰尘和泥土的衣服,牟宗娟将课堂搬到了井边,为孩子们一一洗干净衣服。从此以后,牟宗娟总是像母亲一样关怀着学生,一起做游戏、玩耍,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在牟宗娟眼中,从来没有坏学生好学生之分,对待每一个孩子,牟宗娟总是一视同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不清有多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在牟宗娟苦口婆心的教导下,变得积极向上。 班里曾有一名学生患有癫痫,由于身体原因,这名孩子十分自卑,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和同学玩耍,上课时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完全脱离于班级。接手这个班后,牟宗娟没有因为怕担责任而放弃这个孩子,记不清有多少次,牟宗娟私下里找到孩子谈话,慢慢开导他。在课堂上,牟宗娟也积极地鼓励他,表扬他。在班里学生轮流担任领队时,牟宗娟也积极地鼓励他。半个学期过去了,这名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慢慢地开朗起来,也开始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并且有了好朋友。 “每个家庭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既然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作为老师就应该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带好每一个孩子。孩子总是带给我们太多惊喜,有时根本想象不到,我觉这就是当教师的最大魅力。”牟宗娟说。 老教师也有新方法 课题研究多次获奖 虽然在教龄上,牟宗娟是一名老教师,但是她却从不因为年长而有所松懈。在教学上,牟宗娟总是精神抖擞,彷佛从来不知疲倦,其实他们不知道即使牙疼、即便喝着汤药,牟宗娟也总是会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牟宗娟主动学习使用电脑,熬夜做好的课件常常分享给青年教师。几十年来,牟宗娟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的脚步,不少人都称她是日照教育界的“泰斗”。 从1986年开始,她带头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均通过了省电教馆、省教育科研规划办等单位的鉴定,其中《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作文鉴赏的研究》荣获省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一等奖;撰写的《巧妙沟通激发情趣》、《教改魅力四射师生大放异彩》等多篇论文先后在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中,《教改魅力四射师生大放异彩》还获中国教育科学院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而她的学生多次在“世界华人作文大赛”、“4.23世界读书日作文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年纪大了,有人劝牟宗娟换个清闲的岗位,牟宗娟总是摇摇头,她不舍得离开学生们,她说当老师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她无怨无悔,这份充实和幸福是别人所无法体会到的。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因为他们像火种一样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照亮学生的似锦前程,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为了彰显模范教师的优秀事迹,日照市委宣传部、日照市教育局、日照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推出“立德树人·感动日照好教师”评选活动,10位好教师从日照市3万余名教师中脱颖而出,用他们不平凡的从教故事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本报推出“立德树人·感动日照好教师”专栏,讲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教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动,铭记感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