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法院判决不应被舆论左右,但是,如果质疑声得不到专业、权威的回应,各种误解和猜测很可能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大影响,消解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司法机关在舆论面前的沉默,甚至会让一些人对法治丧失信心。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28日,沈阳市中院官方微博“沈阳中院”就夏俊峰杀害城管一案发布相关解释,回答了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夏俊峰是否遭受殴打、其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问题。 的确,司法工作要以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社会舆论的左右,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对公众的声音置之不理。在活跃的舆论环境中,司法机关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公众的质疑多做些解释,这既能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心,也能维护司法的权威。 最近这段时间,各地审理了几起社会影响较大、舆论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法院在审判之后,对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释。最近,随着对夏俊峰的死刑执行完毕,媒体和网络的各种议论达到高峰。沈阳中院28日对夏俊峰是否遭受殴打、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此前,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宣判时,法院也对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释。 事实证明,媒体的迅猛发展活跃了民主法治建设的舆论环境,这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这段时间,人们明显感觉到新闻报道中的“案子”多了,公开审理的“王书金案”、“丁书苗案”、“龚爱爱案”等,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讨论案件的过程中,人们难免会产生与判决结果不同的观点,这也是法院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尽管法院判决不应被舆论左右,但是,如果质疑声得不到专业、权威的回应,各种误解和猜测很可能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大影响,消解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司法机关在舆论面前的沉默,甚至会让一些人对法治丧失信心。 看来,面对社会公众的议论和质疑之声,法院也要多一些积极主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曾在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级法院要正确对待民众通过媒体表达的意愿,在公布司法信息的同时答疑解惑。从近期几起开庭审理的案件来看,法院对审判结果做解释,既回应了公众的质疑,也提升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当然,法治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公众的法律水平也是逐步提高的,随着舆论环境的进一步活跃,司法机关必然面对更多的“挑战”。出于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各级法院应当不懈努力,积极回应民众对法院工作的关切,把每一个案件、每一次判决当成面向公众的法治教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