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培训师) 新闻调查:2012年11月4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布了对北京市近4万名大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20%的大一新生不参加社交活动、不参加学校社团,感觉无法融入高校生活…… 大学开学刚刚一个月,大学新生难以适应高校新生活,凸显出许多心理问题。据媒体报道,某高校大一男生,身在学校,心却难以离开家离开母亲,每天都给母亲打电话,有一天竟然给母亲打了十个电话,令母亲十分无奈。大学新生难以适应新环境,由此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感、疲倦感、无聊感、无用感、罪恶感等,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等。大学新生适应是其社会适应的前奏曲,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大学生适应新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后处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案例1 过度受保护 而拒绝“长大” 自认是“被管大”的小A,从小是在家父母管,在校老师管,吃饭、睡觉、学习等等,一切的一切都由家长和老师安排好。除了学习,其它任何事都不用自己考虑。但是,上了大学以后,一切都要自己想自己做,住集体宿舍,在拥挤的食堂就餐,课余时间也要自己安排,经常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很不习惯。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爸爸妈妈有时不了解详情,也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建议,使得小A更加焦虑。 分析:有的家长无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孩子事无巨细的关照,代替孩子安排一切,剥夺了孩子独自解决问题、体验生活的机会。有的孩子“享受”地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拒绝独立和成长,也不愿随着环境需要主动调整自我,承担应负的责任。这些均限制了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导致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不同步,一旦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孩子就会手足无措,面临更大的适应压力。 建议:1.父母一定要舍得给孩子“断奶”,这种态度是帮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2.父母要相信孩子自身成长的潜能,鼓励孩子尽量独立解决问题;3.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从主观上努力减少无效的沟通和交流;4.帮助孩子认识到,若确实遇到困难,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是最有效的。 案例2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爱幻想的小B原以为大学一定是多姿多彩、充满浪漫的新世界,然而,随着紧张的军训结束以及各种热热闹闹的迎新活动落下帷幕,繁重、枯燥的学习重新成为生活的重点,每天重复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时感到的不再是新奇、振奋和激动,而是失落、沮丧、焦虑和茫然。 分析:调查表明,多数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高,具有理想化倾向。他们不了解大学生活的真实状况,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自由,当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或落差较大时,会非常失望甚至灰心。此时,由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产生的挫折感就非常考验个体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的能够从不如意的现状中积极挖掘有利资源,促使自己快速成长,有的则咀嚼着“不如意”,长期郁郁寡欢。 建议:1、明白求学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习;2、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平静和孤独并不可怕,反而给人的成长留出了思考的空间;3、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劳逸结合,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案例3 缺少特长 自卑烦恼 自小只顾专心学习的小C,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爱徒,自己本人也很自豪,充满自信。然而进入大学以后,感到周围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摄影、绘画等,各有特长。相比之下,除了学习,自己几乎样样不如别人,真是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自卑、焦虑等烦恼情绪挥之不去,不知自己今后何去何从。 分析: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评价维度从中学的“唯成绩”到“德智音体美多元化”,成绩优秀和多才多艺的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另外,大学生的审美标准趋向多元,多种多样的社团组织、兴趣小组蓬勃发展。这样,仅仅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淹没在济济人才中,很难再保持高中时“万般皆下品,唯有成绩高”的局面。 建议:1.冷静下来,分析、寻找自己的优势,提高自信心;2.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培养、发展个人爱好;3.人有“八大智能”,有的具有先天性,所以不可以过分“比较”。 案例4 竞选学生干部失败 很受伤 在中小学一直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小D,深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拥护,本人也自认为天生具备当领导的素质,信心满满。然而上大学后,竞选班级干部和学院干事纳新都出师不利,最后只任了个小组长,感觉颜面失尽,非常难过,很不平衡,更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分析:大学环境比中学环境更加复杂,对大学生能力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高手云集,无论哪个方面,身边总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对手。所以,很多新生在新的参照环境中难以找到“昔日辉煌”,受挫的几率随之增加。所以个体要及时转变视角,理解真正的原因——“不是自己变差了,而是比较对象变好了”。 建议:1.接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实际情况;2.坚信:苍天不负有心人,是金子总会发光;3.别人如何看你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自己。 案例5 学校(或专业) 非己所欲也 高考前的小E,对自己的实力比较有信心,认为考上一所如意的大学不是难事,还准备继续读研究生,甚至读到博士。然而事与愿违,由于高考发挥失常,居然进入了一所高职院校!入校以来,始终比较苦恼、懊丧,感到前途渺茫,无精打采,他非常担心自己就此沉沦下去,直至一事无成。 分析:首先,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往往自我定位不准确,对自身评估过高,高考结束后,一直沉浸在失败的负面情绪中,不能接受现实;其次,观念陈旧,夸大高考对自己命运的影响,认为“一考定终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积极性受挫;第三,缺乏学习兴趣,对学校(或专业)认识肤浅,一味将学习成绩差归因为外部不可控的环境因素,以此作为借口逃避学习。 建议:1.既来之则安之,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选择及行为后果;2.转变人才观念,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形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亲朋好友及教师学长充分了解学校及专业的就业情况,对今后发展道路进行科学规划;3.学习对学业进行全面正确的归因训练,多进行内部的、可控的归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案例6 我贫困 所以我自卑 来自落后地区的小F,家庭条件在当地就很一般,但高中的经济压力也不是特别大,因为大家的消费水平基本相当。可是,上大学后他发现很多同学出手阔绰,所穿所用都很高档,有的东西他从没见过,更不会使用;同学们谈天论地、博古通今,他由于“孤陋寡闻”根本插不上话。于是他不敢和同学一起吃饭、一起外出,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与同学的相处,为此他深感无奈、无能、孤独和焦虑。 分析:大学生贫困导致的压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压力。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高消费物品在大学生中已经非常普遍,面对这些,贫困生只能望而却步——“我只能吃最便宜的,穿最普通的,时髦和我无关”。第二,学习压力。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由于生活条件限制,他们往往兴趣爱好单一,进入大学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将学习看做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途径,过强的学习动机导致其压力巨大,甚至出现“考试焦虑症”等严重后果。第三,长期贫困的生活环境导致部分贫困生个性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不能放开自己,包容别人,对团体缺乏归属感,逐渐脱离集体生活,成为落单的孤雁。 建议:1.导致大学生贫困的原因是地域差别、父母工作性质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与学生本人的能力几乎不相关;2.人际交往原则之一是“互惠”,但对学生来说主要是“精神的互惠”,只要自身具有人格魅力,就不会影响你的交往和发展;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穷是一笔财富”,这些名言都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贫困、挑战贫困,把贫困当做追求成功的动力。 案例7 忙于社团活动 导致“挂科” 上进心极强的小G,听从学长的建议,考虑到今后就业的需求,认为在大学里一定要尽量多地参加各种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于是除了担任班委,还加入了4个社团,而且积极参加每个社团的活动。但是,由于活动过多,严重挤占了学习时间,导致期末考试几门“挂科”,后悔不已。 分析:第一,大学阶段的目标模糊,对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活动缺乏合理规划,缺乏自我规划能力,参加社团活动纯粹是从众心理作祟;第二,参加社团目的不明,没有正确分析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因为参加太多社团,很难真正投入,更多时候参加活动成为一种应付,反而磨灭了自身真正的兴趣。 建议:1.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学生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好好学习,为实现其他目标奠定基础;2.面对“百团大战”,要精选1-2个社团,千万不要贪多,以免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