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丽 2013年诺贝尔奖奖项陆续揭晓,我国本土学者未有斩获。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在自然科学和经济学领域,我国一直都没有破冰。 相比奥运会上的抢金夺银,我国在诺奖方面的表现可不是一般的憋屈。失望久了可能就会麻木,每次评奖结果出来,许多人叹口气骂一句就算了。当然发表意见的也不少,有人质疑评奖有偏向,有人对这一奖项的意义表示不屑,有人预测诺奖不久就会花落咱家……不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不当回事的多,自信满满的多,反思和自省的声音却难听得见。 得不到诺奖真不是个事吗?确实,搞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奖,如果能得出有分量的成果,能为人类和自然界带来福祉,一个奖都不得其实也没关系。诺奖也并非是衡量一国科学发达程度的唯一指标,不得这个奖天不会塌下来。虽然如此,要是说不在乎这个奖,恐怕也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多年来诺奖已成为一项重要“标尺”,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它选择的是那些开创性或奠基性的研究,含金量有目共睹。如果一个国家一直与它无缘,很难说明科技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准。况且,在世界的参照系中,我国获得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一直为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小的差距。 还有人指出,冲击诺奖需要长期积累,国人正在摩拳擦掌准备中,没必要心急,也有人作出了乐观预测。前段时间,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就表示,“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此类说法很振奋人心,但诺奖是否真已离我们那么近了? 众所周知,冲击诺奖是系统工程,除了要有优秀的科研人才,还要有能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的大环境。随着国力提升,我国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水平是在往上走的。但是,当前科研机制的弊病并没有完全清除。别的不说,权力与“关系”主导课题分配,以及量化指标、硬性考核等情况,已对科研生态造成了严重扭曲。例如,经费多,但并未全用到刀刃上;论文多、成果多,但相当一部分是无价值的“科研泡沫”,有些甚至是违背学术规范东拼西凑来的。当依据种种成绩推断诺奖就在不远处时,成绩背后的水分和问题是否得到足够重视呢? 事实上,阻挡我们冲击诺奖的障碍还有许多,梳理这些并不是杞人忧天。要吃到诺奖“大餐”,光有信心是不够的。何况,那些不屑一顾、故作轻松的态度,恐怕也不是自信的表现,只是讳疾忌医、掩耳盗铃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