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港昨成功通航万吨货轮 |
成省会城市群最近出海通道,济南货物走海运缩短百余公里 | |
-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1014/A11/A11_0341.jpg) | 万吨货船顺利靠岸,标志滨州万吨港试通航成功。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
|
本报滨州10月13日讯(记者 王晓霜 邵芳) 经过近8年的建设,13日上午,滨州港的海港港区的两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成功试通航,这结束了一直以来滨州靠海海上却不通航的历史。 13日一大早,在新建成的滨州港海港港区,建设者们就等在这里迫不及待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上午10时10分,一艘从烟台港驶向滨州港的万吨级货船在此成功靠岸,虽然没有任何仪式,但这一幕同样令建设者们非常激动,因为这标志着滨州港正式试运行。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黄蓝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港口之一,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唯一海港和最近的出海通道,也是山东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的重要一环。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表示,以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里的各市,海运主要是到青岛港、日照港等港口,滨州港通航后,各市出海距离将大大缩短,其中济南的企业如经滨州港运输,比到青岛港至少缩短百余公里。 按照规划,滨州港将形成以海港港区为核心港,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及小清河港区等为补充的港口总体发展格局。海港港区的一期工程已于日前全部建成,结束了滨州无海港的历史,13日两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成功试通航,则结束了滨州海上不通航的历史。目前套尔河航道综合整治、小清河内河通航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据介绍,依托周边的工业集群,滨州港海港港区开港后即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500万吨。根据规划,到2020年,滨州港将建成3万吨到20万吨的深水级泊位53个,成为吞吐量6000万吨的地区性重要港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