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飞的孩子》昨夜日照起飞 |
今晚再演一场,周四周五歌舞剧《执着》亮相 | |
-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文/本报记者 张永斌 片/本报记者 刘涛 10月13日晚,北京儿艺大型儿童现实主义舞台剧《想飞的孩子》,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在日照市会展中心演出。会场内座无虚席。目前,该剧正在全力冲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两项大奖。 14日晚《想飞的孩子》再演一场,本周四、周五将演出歌舞剧《执着》。 迎接十艺节 演出再升级 《想飞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北京山村孩子追逐梦想的故事,一个叫强子的男孩执着地追逐飞翔梦想,从而“点燃”了沉寂的村庄村民心中的梦想。创作者试图用真实的情感、生动的人物、好看的故事去打动小观众,用这部作品呵护每一颗怀有梦想的心灵。最后的结尾更饱含着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美好期盼,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该剧自2012年“六一”首演以来,先后登上过北京BTV大剧院、世纪剧院、首都图书馆剧场、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并赴南京等地开展全国巡演。 北京儿艺最早一批演职人员10月5日就来日照忙着扎台,并进行多次彩排。10月13日下午,正式演出前,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 为了更好地推动剧情发展,呈现出绚烂魔幻的舞台效果,北京儿艺为此次十艺节演出还专门投入重金自主设计制作了转台。此版演出对舞台大屏幕背景视频进行了重新设计,更加清晰化并赋予其语汇性,用云的不同状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同时,在内容上,剧本文学故事表述和人物逻辑关系梳理的更加清晰;表演上,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有质感、更富有魅力;制作上,剧中的音乐、视频、服装、道具均重新设计改良,更趋精致、唯美。 原创儿童剧 十年磨一剑 该剧是北京儿艺近十年来的首部现实主义儿童剧,它如同一台孩子梦想的发动机,鼓励孩子去追逐梦想,并让孩子的梦想照亮成人世界,引导家长去呵护孩子的梦想。 “我一直记得《想飞的孩子》一次演出结束以后,一个两岁的孩子在剧场外趴在地上,做出飞翔的动作。”北京儿艺负责人说,“为孩子提供优秀的精品儿童剧,是我们国有院团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要追逐的梦想。现在北京儿艺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想飞的孩子》在全国巡演3000场,甚至更多的场次。不仅演给城市里的孩子看,更要演给那些乡村、山区里的孩子看。小时候受到的启蒙教育,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的最高层次的启蒙,就是引领孩子去追逐梦想。 舞美设计师从900年前的古长城和村里的石墙、高音喇叭中获取了创意元素,传达出古老与现代文明交杂的感觉;在村里,演村长的演员同村长交流,捕捉他的口头语,演村妇的演员同村中各种性格的妇女聊家常,观察她们的语言和形体,北京儿艺的这种创作方式,让演员真正接了“地气”,对角色的塑造有了整体的把握。 该剧演员表示,演员通常都会带着在创排和演出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目的性地去乡下观察和接触孩子们。比如在与孩子们接触中,扮演冬瓜的演员会清晰地感觉到哪个孩子就是“冬瓜”,然后认真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融入到舞台表演中。再比如演员们会细致地观察孩子们吃冰棍的感觉,满地打滚的感觉,琢磨大人们坐在大街边聊天的感觉等生活细节。这些都让演员对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13日晚,一位走出会场的日照市民说:“这部剧,成人看也不错,我居然看哭了。孩子的每一个梦想是那么的珍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