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年后“保值储蓄”兑付惹争议 |
属高息揽存早已叫停,“失信”还是“合规”各有说法 | |
- 2013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24年前,银行推出的“保值储蓄”这一特殊定期存款业务在当时吸引着很多人。与目前定期存款业务有着明显不同:期限长,少则15年,多则30年;利率高,年利率基本突破10%。 24年前长春市市民李女士,在长春某银行办理了三张保值储蓄存单,每张为300元。银行承诺18年到期后,兑付本息共计3万余元。然而兑付时,本息却降为3000余元。长春市市民李女士反复向记者强调,当初选择期限为18年的保值储蓄正是看重它的高利率。一位储户在网上展示了他所持有的保值储蓄存单,年息高达12%,远超目前4.75%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息。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想要兑付存单的储户却被银行告知,存单已失效,利息也大幅缩水。“说好的利息呢?”一些储户十分不解,银行也显得有些无奈,“业务早已叫停”。随24年保值储蓄兑付期的集中到来,银行应该如何承担责任愈发引人关注。 有业内人士对此予以证实,保值储蓄是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开办的一种特殊储蓄。当物价上涨到一定幅度后,银行对储户的存款在一定期限内会做保值补贴的方式,目的是稳定存款防止挤兑的发生。 对于银行开办人民币保值存款业务的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这是因为当年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部分省市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达到25%以上,涨幅超过了存款利率而形成存款负利率,所以国家推出了利率较高的保值储蓄业务,以解决在高通胀时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倒挂(即负利率)问题,改变居民通货膨胀预期。 有专家提醒,其实,就广大储户的实际收益而言,保值储蓄并不是绝对的高利储蓄,这是因为前几年是名义利率高但通货膨胀率也高,在一定程度上已抵消了保值储蓄的高利。事实上,在我国,采取保值储蓄来抵抗通货膨胀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当时部分银行为吸引存款,违背监管部门的要求,推出15年至30年的超长期存款。虽有监管部门及时叫停,依然有很多民众办理了这种超长期存款业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银行高息揽存本就违规且已被叫停,所以储户无法获得最初许诺的利息。但他也认为,银行在这件事情上是有过失的,所以银行应该给储户一定的补偿,这也是有必要的。 据金融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