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南路与凤凰路交界处,有个济南实路装饰材料市场,现年58岁的赵书林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出身农民的他经营这个市场已有15年左右的光景。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公司的规模经营;从拆迁改造对企业的影响,到如今的大型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公司的发展历程记录着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坚守。 本报见习记者 任丽媛 刘永成 创业>> 克服困难开拓地盘 在1998年以前,赵书林的实路商贸公司还是徐家村的一个废旧物品交易市场。“当时还是荒芜一片的废地,现在已经有沿街商铺,120多家小企业在这里落户,形成了规模的装饰材料市场,这也是目前高新区唯一一家成形的装饰材料市场。”赵书林说,从1998年起,他承包村里不景气的这个占地25亩的地方,心中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顺利。2000年,政府的“一环九射造绿工程”,赵书林刚盖起的665平方米厂房为其让路,场地使用面积减少了,沿街部分房屋也不得不进行了改建。虽然如此,赵书林仍然想着将公司做大,不久便贷款出资350万元注册成立了济南实路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刚稳定没多久,2004年,工业南路道路扩建,按要求又拆除了部分建筑,最初租赁25亩土地减少为15.45亩,修路也使得周边商铺长时间停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么多困难面前,赵书林没有止步,在承受着借贷资金的压力下,于2006年又承包了南邻24.7亩的土地,现在公司的占地面积近40亩,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市场贸易、五金机电、装饰材料经营、加工制造等组成的综合市场。 坚守>> 为失地农民谋就业 目前,济南实路商贸有建筑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入住商家120余户,年经营额近亿元,就业人员500多人,集聚了机电、室内装饰、洁具、灯具、安全装具等十大系列名牌产品以及产品制造、出口经营企业,形成了灵活配送的专业服务中心。 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发展,徐家村开始实行旧村改造,村民住上了漂亮的社区楼房,但同时,村民也失去了土地。“当时想过这个问题,农民没有了土地靠什么吃饭,我觉得关键是要让他们有就业机会。”赵书林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能否把他的装饰材料市场建成就业孵化基地? 2006年以来,赵书林的公司已安排就业人员30余人,从多方面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曾被高新区推荐为济南市第二批市级企业孵化基地。 如今,赵书林的装饰材料市场的规模已经成形,成为目前高新区里唯一的一家装饰材料市场,市场内企业和经营业户向国家上缴的税款也在不断增长。2011年8月,赵书林成立了公司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和市场发展统一起来,使公司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想法>> 扩大招商做成亮点 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赵书林也产生了一种危机感。“高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进步得慢了实际也是一种后退。”赵书林认为,光靠扩大经营已不足以使企业走得更远、做得更强,“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管理更重要”。 赵书林说,现在实路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内部机构建设,本着“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理念,提升服务运行质量,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赵书林说,他已经参加了总裁培训班来提高个人素质,提升管理理念,同时也经常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是希望可以将现在的装饰材料建材市场更加规范化,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建成规模化的商业地带,扩大对外招商,继续更好地加速高新区市场的发展,成为高新区的一个亮点。”赵书林说。 其实,在赵书林的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除了做好装饰材料市场,他还打算建养老院。“子女工作比较忙,没人照顾老人,一般的养老院又没有医疗设施,满足不了患病老人既养老又护理的要求。高新区也缺乏这样的疗养机构,当然建这样的一所养老院是我的一个初步打算,中间还要经历很多。”赵书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