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挥毫泼墨,笔笔尽是祝福 |
《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创刊六周年书画笔会上,本报得到书画名家的盛赞 | |
- 2013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兰智先生为本报题写贺词。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 | 泰斗级书法家柳志光老先生为本报题字,称本报报道的是“大众心声”。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 | 国家一级书画师赵海东题写“齐鲁之声”,为本报送上祝福。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
|
王滋麟: 愿在“为文”路上做 “有益天下”的报道 杨金镜:兴致大发题字,忘了笔会开始时间 原烟台市市长杨金镜出席了本次书画笔会。在笔会开场前,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兰智先生已经按捺不住兴致,在会场的办公区提前写下了一幅书法。 看到宁兰智现场题写之后,杨金镜先生也兴致大发,当场挥毫泼墨连续写下了5幅书法作品,这下现场的观众可过了瘾。 由于太过投入,杨金镜连笔会已经开始都没有注意到,直到在场的工作人员提醒,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字台。 提到这次笔会,杨金镜说:“这次的活动很好,给了烟台书画家们一个交流的机会。”看到《齐鲁晚报·今日烟台》携手众位烟台市书画家齐聚一堂,进行作品的展示以及现场交流,杨金镜非常高兴,这也是他连续写下5幅作品的原因之一。 本报记者 于涛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玄孙、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协会理事王滋麟现场献上一副甲骨文对联:“今夕为文有益天下,明朝作事无愧子孙”,希望本报今后在“为文”的路上,能作更多有益于市民的报道,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做到“有益天下”。此外,他也想借着《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六周年的契机,祝愿本报能刊登更多更好的报道,以便后世更多人成为本报的忠实读者。 “红色也有寓意,证明这场合和活动重要。”王滋麟说,今天的笔会上他特意选用红色来书写,也是契合甲骨文中记录重要事件时才用红的典故,意在体现对本报活动的重视和支持。 宁兰智:买完菜第一件事就是看《齐鲁晚报》 于松石: 在重要的日子 送重要的诗词 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兰智先生在书画笔会的现场进行了致辞。在致辞中宁兰智盛赞《齐鲁晚报·今日烟台》举办的这次活动,并说自己是报纸的忠实读者,每天晨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阅读《齐鲁晚报》。 宁兰智说:“每次晨练之后,买完菜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报纸,看完之后再吃饭。”他说,《齐鲁晚报》可读性很高,“《齐鲁晚报》只要看上一个月就会上瘾。” 在阅读体验上,宁兰智认为《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对民情、民生的报道翔实可靠,舆论导向非常好,品味还很高,是一份“老百姓都爱看的好报纸”。 宁兰智在现场一口气写下了大字和小字共5幅书法送给了本报,除了用书法来表达祝福之外,他还在致辞中祝愿《齐鲁晚报·今日烟台》越办越好,在新闻报道和文化贡献上更上一层楼。 本报记者 于涛 王德志:愿《齐鲁晚报》继续为百姓发声 感念本报系列监督报道的力度,烟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德志现场写就多幅作品,以唐诗抒情希望本报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一如既往地传递民声,为百姓排忧解难。 说起和本报的渊源,王德志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你们的报纸敢真正替老百姓说话和做事。”王德志说,他至今仍记得本报关于火车站附近打车难的系列报道,道出了市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不说,还一追到底,这样的报道力度深得民心,也让他记住了这份报纸。 “今天的笔会我写的多是唐诗,借此来祝福报纸越办越好。”王德志说,唐诗里的情怀也寄寓着他对本报的祝福。唯愿在今后的日子里,本报能继续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心声,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和亲友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本报。 本报记者 孙淑玉 20日下午,《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六周年书画笔会现场,多位书画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以笔会友,以墨结缘,用作品祝福本报越办越好。烟台楹联协会名誉理事于松石借《沁园春·雪》写就的重要时间节点暗寓本报的重要性,书法作品一落成就招来多位读者求字。 笔会现场,74岁的于松石老先生笔势连绵回绕,很快毛泽东的诗词名篇《沁园春·雪》便跃然纸上,看得大家纷纷叫好。 为什么选择在六周年笔会上写这样一幅字?于松石说,1945年10月,毛泽东远赴重庆谈判时将《沁园春·雪》抄录送给诗人柳亚子,随后它被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上并广为流传。“重庆谈判的重要时刻毛主席抄录这首词说明这词重要,今天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我想写来献给《齐鲁晚报·今日烟台》。”于松石激动地说。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于涛 孙淑玉) 20日下午3点半,一场别开生面的沙画表演拉开了《齐鲁晚报·今日烟台》六周年书画笔会的序幕。在莱山区6号空间文化区,烟台20余位知名书画家以文会友、挥毫泼墨,用手中的笔尽情地书写了对本报的祝福。 笔会一开始,大屏幕上一段别开生面的沙画表演视频立刻吸引了读者们的眼球。画面中一位画家正在作画,画出的是烟台山的风景,表演中还融入了梅花、砚台、毛笔、京剧等文化元素,与这次笔会传递出的以文会友的主题契合。画面最终定格在“齐鲁晚报六周年书画笔会”几个字上,赢得现场一阵阵掌声。 此次笔会是本报主办的6周年特别活动之一,旨在促进烟台书画界的互相交流,共同营造烟台本土文化的氛围。本次笔会邀请到原烟台市市长杨金镜、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兰智、烟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德志、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协会理事王滋麟、烟台楹联协会名誉理事于松石等20余名知名书画家参与其中。 “胸怀国家,心系民生”,宁兰智用书法作品表达了对本报的赞誉,他在致辞中说,《齐鲁晚报》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报纸,贴近大众生活做了关于民情、民意、民生的大量报道,是一份信息量大、学术品味极高的报纸。他每天早晨买完菜第一件事就是看《齐鲁晚报》,“《齐鲁晚报》只要看上一个月就会上瘾。”原烟台市市长杨金镜则盛赞本报:“这次活动很好,给了烟台的书画家们一个交流的机会。” 笔会现场,书画家们各显其能,挥洒激情。二十余位烟台知名书画家当场挥毫泼墨,为本报送上祝福。 最直白的当属师从启功、启笛的国家一级书画师赵海东题写的“齐鲁之声”几个大字。赵海东说,这几个字是他多年来阅读《齐鲁晚报》之后最深刻的感受。而杨金镜和宁兰智则不约而同地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中的词句,来表达对《齐鲁晚报·今日烟台》的殷切期望。 不仅有知名书画家现场泼墨挥毫,书画笔会还送上竹笛演奏、茶道品茶和京剧等一系列文化味十足的表演,让到场观众大呼过瘾。“希望这样的笔会多多举办,也祝福《齐鲁晚报》越办越好。”早早赶到现场的本报忠实读者王丽丽由衷地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