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刘振 通讯员 田卫东)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累计实现地方税收46.65亿元;服务业对全市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60.1%。房地产业占居服务业税收“半壁江山”。 前三季度服务业呈现三大特点,首先是服务业成为县域税收的主要来源。9个县市区服务业地方税收超过2亿元,齐河县、德城区、禹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超过4亿元;7个县市区服务业地方税收增幅超过50%,运河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城区、齐河县超过100%;6个县区服务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60%,运河经济开发区、武城县、德城区超过70%。 房地产业占居服务业税收“半壁江山”。房地产业实现税收25.48亿元,占服务业地方税收的54.6%;新兴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异军突起”,实现税收1.83亿元;金融业贡献加大,实现税收7.56亿元;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实现税收3.21亿元、3.07亿元、0.98亿元。 山大四项目 落户齐河 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侯刚 石勇) 20日,德州市政府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齐河县政府与齐鲁医院签订项目合作协议,齐河县作为协议的落实方和项目的承建者,承接齐鲁医疗城、山大科技园、药用植物研究院等四个项目落户。 四个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涵盖门类广,其中齐鲁医疗城项目投资2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和养老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体,服务人口可达1000万以上,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现代化医疗城。牵手山大,承接山大高科技项目是齐河深入实施“一圈一带”战略,加强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成立专门领导班子,根据协议内容分解任务,特事特办,搞好服务,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见效。”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晓东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