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涛 为883名乡村医生 办理养老保险 东港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高档次的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为全区883名乡村医生办理了养老保险,加上新招聘的46名乡村医生,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的“进口”和“出口”问题,优化了乡村医生队伍。 秦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在南湖中心卫生院成立全市第一个“糖尿病病友之家”……这些都成为东港区打造医疗卫生体系的工作体现。 据介绍,东港区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卫生信息网络系统,对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农合报销、合理用药、财务收支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有效防范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大病医疗保险 最高报销20万元 继续抓好区人民医院病房楼等建设,启动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加快卫生院改貌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完善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集中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服务能力,夯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网底”。 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据了解,今年东港区筹资额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最高报销20万元。 家庭医生式服务 已签约5.6万户 积极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确保广大居民享有标准统一、机会均等、及时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共签约家庭5.6万户,签约服务人口数达到18万余人。 此外,东港区率先在政府举办的所有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目前全区12791人享受到“先看病后付费”政策,累计垫付住院费达1369万元,无一人恶意逃费。 此外,东港区还在简化挂号、诊断、取药、收费等就诊流程方面,开展预约挂号、微机取号、预检分诊等措施,方便群众就诊。 设立了行风热线、医疗服务文明窗口和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后,加大医疗各项收费的透明度,并接受社会媒体和群众的监督,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今年以来,东港区卫生局围绕深化医改、服务民生这一中心工作,积极构建平等互信、双向诚信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诚信卫生、惠民卫生、品牌卫生、放心卫生、和谐卫生、满意卫生“六个卫生”,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