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0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媒体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在进行中,已有数十万考生加入“战局”,通过审核拿到了笔试入场券,目前平均竞争为14:1。被网友戏称为“炮灰集中营”的超热门职位也显山露水,五六百号人争抢一个职位的情况比比皆是,其中“国家民委”的两个职位更是“千里挑一”。 江德斌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大场景,每年都要在“国考”战场上演,而被誉为竞争最激烈的“国考”,年年吸引到庞大的参考人数,且均呈现大幅增长势头。今年报名时段才过半,“炮灰集中营”职位就已经登台亮相了,与往年一样,超热门职位依然异常抢手,而平均竞争指数也比去年略高,凸显“国考”的巨大魅力。 由于岗位有限,报考人数太多,注定绝大部分人将在竞争中落败,不可避免的沦为战场“炮灰”。事实上,“国考”难度之大,参考的小伙伴们都心知肚明,却毅然决然地硬着头皮奔赴战场,甘愿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一次大概率的“炮灰”,实则也有无法言说的苦衷。 如今社会阶层基本固化,利益分配格局不均衡,大量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公职人员则因背靠行政权力,处于优势竞争位置,且各项社会保障健全,造成体制内的诱惑极大,以至有考生宣称,“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在其他行业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国考”进入体制,则就成为最佳途径,如此也使得“国考”成为热门,年复一年上演着“炮灰”淘汰大赛。 “国考热”只是浮华喧嚣的表面现象,其背后潜藏的各种社会问题,才是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人往高处走,众多社会精英哭着喊着要挤进体制内,并非头脑发昏,恰恰说明体制诱惑太大,远远超出其他行业。“国考热”既是集体性冲动,也是个人的理性选择。而即便考不上,也要做“炮灰”的普遍现象,亦折射出考生们在对未来人生下注,输了,不过是一次考试罢了,赢了,则就成为众人欣羡的幸运儿。 社会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人力资源亦是如此。“国考”吸引到无数社会精英趋之若鹜,固然为政府增添了最优秀的人才,但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则处于失血状态,难以招揽到心仪的人才。而体制内的种种束缚和耗费,亦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无数精英沦为平庸官吏,难以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潜力。体制已然成为一个“围城”,城内的抱怨连连,城外的却在想方设法挤进去。 显然,要想让“国考热”冷却下来,就得从根源入手,弱化政府行政诱惑力,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限制和约束公权力,打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营建服务型政府。在体制不再是最佳选择之后,民众自然会权衡利弊,从自身情况考虑,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发展之路。如此,则能促使人尽其用,亦是社会与国家的大幸。 □读者来信 枣庄的这几年变化笔者的感受颇为深刻,笔特别是台儿庄区作为枣庄改革前沿,让我有机会看到枣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2008年古城重建到对游客开放再到门票收入创富,让人们看到了枣庄成功转型的华丽篇章的开启。台儿庄古城重建,让世人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千年古城再现,更看到了新枣庄发展的无限生机。从2012年六月份的手艺山东主题活动月到七月份的台湾美食月,再到九月份的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大会,再到2013年10月份台儿庄区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枣庄台儿庄古城成为了倍受关注的焦点。 BRT的开通更是大大缩短了城区之间的距离,现在很多枣庄市区的人们下午乘BRT专门来台儿庄看古城的夜景,再也不用为时间不够用而担心,因为夜间有BRT照常运行。看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踏至古城,而我们在家门口可以随时随地逛古城感觉真幸福。 古城重建是枣庄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的重大手笔,重建前的古城和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重建台儿庄古城带给枣庄市民的不仅是快乐的生活,更多的是感怀和激动!新枣庄新生活我喜欢,愿枣庄的明天更新,愿枣庄人民的生活都更好! (王昌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