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凌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妇孺皆知的《七步诗》,讲述的是千古流传的曹氏兄弟“相煎”的故事。广西桂剧团突破以往“抑丕扬植”的倾向,以桂剧的形式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全新的诠释。23日、24日,为了冲击“文华奖”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在山东剧院连演两场,获得好评。
突破概念化的 人物定位 新编历史剧《七步吟》讲述了三国时期曹丕、曹植、甄女围绕王权、亲情、爱情而展开的一段历史奇闻。面对王权,曹丕、曹植兄弟间产生激烈的矛盾;面对爱情,兄弟俩又因为先后相遇于洛水的佳人而迸发出难解的冲突。面对权力与爱情,曹丕终于起了杀弟之心。在演出中,该剧以扣人心弦的千古奇闻、诗情画意的舞台呈现、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全新的主题思想挖掘,让观众大呼过瘾,赢得热烈掌声。 据了解,《七步吟》在创作演出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有专家这样评价这部戏:“该剧通过对三国时期曹丕、曹植之间‘七步成诗’千古奇闻的重新演绎,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曹丕、曹植、甄女等人物的内心纠葛与矛盾,倡导、阐释、传播并渗透了和谐理念,呼唤和谐与真爱的回归,极力展现人情、恋情、亲情、家国情,诉说了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深意,历史意蕴丰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七步吟》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精益求精。2011年,广西桂剧团请来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整部剧从舞美、灯光、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更注重将传统与现代手法相融合,从而更具可看性。杨小青称,正是该剧对三个人物进行的立体、客观、当代的剖析,突破以往概念化的人物定位,才吸引她执导该剧。“《七步吟》没有走解构、颠覆的路子,而是在千古奇闻的基础上,顺势顺时地进行了人物重塑和内涵深化,让一个古老传奇多了一种解读,让桂剧舞台多了一种呈现。” 桂剧探索 多种市场化运作 桂剧是广西地方戏主要代表剧种,也是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桂林、柳州、贺州、河池一带及湖南省南部地区与广东省西北隅。桂剧融汇广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逐渐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为主。 广西桂剧团是广西桂剧的代表剧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剧团演出自创剧目和移植剧目达500多部,足迹遍及全国。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尹羲当年主演的桂剧《拾玉镯》曾饮誉剧坛,2006年广西桂剧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广西桂剧团成为保护工作的责任(执行)单位。近年来,广西桂剧团好戏不断:现代戏《欧阳予倩》、青春版桂剧《梁祝》《红楼梦》、经典折子戏《打棍出箱》《狮醒》《哑背疯》《拾玉镯》《绝活精粹》等一大批优秀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对于桂剧近年来的发展,广西桂剧团相关负责人称,广西桂剧团在保护好桂剧的同时,要弘扬、发展桂剧文化艺术,和其他地方剧种一起做好民族艺术的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广西桂剧团不断创新,走向市场,走向年轻观众。如改建环境舒适优雅的‘桂剧坊’;创作排演了一台集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晚会《锦衣绣口》;采取‘点菜下单’式的演出形式,按照市场化策划运作。这些有益的尝试,为剧团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