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不足,房屋不保温,城中小区东北村20年与暖“绝缘” |
居民4年寻暖今年梦终圆 |
| |
- 2013年10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施工人员在换热站里做供暖前的准备工作。 本报记者 罗静 摄 |  | ▲施工人员正在理顺管道。
本报记者 罗静 摄 |
|
本报记者 罗静 自2010年开始,张店城中小区东北村的居民便为集中供暖的事奔波。但因为热源不足、老旧小区房屋多不保温等原因,小区居民寻暖屡遭碰壁。历时4年寻暖,今年东北村的居民终于用上暖气了。 身处商贸中心 20年与暖“绝缘” 城中小区东北村坐落在张店美食街以北金晶大道以西,其周围有利群和淄博商厦两个大型商场。此外,美食街沿街多是小吃与服饰店铺,来往购物和娱乐的市民熙熙攘攘。“虽然这里是比较繁华的商贸中心,但也有20年来都没供上暖的老旧小区。不只小区的居民冬天取暖不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淄博市的形象。”城中小区一居民说。 “这个小区一半以上都是外来打工者,剩下的几乎都是原东北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六七十岁,很怕冷,所以何时实现集中供暖,大家已经盼了很多年。”城中小区另一居民说。 热源不足等原因 挡住“供暖路” 2010年,城中小区的居民及所属商园社区的书记就已开始为申请集中供暖奔波。小区选出的代表们先后找了街道办和供暖企业。但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据商园社区书记耿涛介绍,“我一来这里的时候,居民就给我反映这个事了。我去居民家调研,看到很多老人都自己往楼上提煤炭取暖,挺不容易的。”耿涛说,“后来我从供暖企业里打听到,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实现集中供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附近没有热源,要建设新的热源需要投资,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二是房屋不保暖。要想达到室内温度16℃的标准需要更高的成本。而且一旦达不到标准,供暖企业要承担责任。” 多部门协调 寻暖梦终圆 据了解,今年8月份,经过各方努力,城中小区东北村与供暖企业达成协议,由淄博泰和热力公司为该村供暖。协调好后,很快城中小区东北村的供暖管网便开始施工建设了。 城中小区东北村附近的一在建小区正在铺设供暖管道,城中小区东北村的供暖主管网就从在建小区引申过来。因为距离稍远,且城中小区东北村墙壁没有保温层,为了给居民温暖适宜的室温,供暖企业又在东北村所属的商园社区内建造了一座100多平方米用于二次加压的换热站。“热水过来之后,会有些热量消耗,再经过换热站进行二次加压,到达居民家里消耗的热量就补回来了。”一名正在建设换热站的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此次供暖改造,共有603户居民申请供暖,因为城中小区东北村的居民之前没有集中供暖,所以还需要缴纳开口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