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节省,是一种生存方式如今节省,是一种时尚观念 |
勤俭其实从未远去 |
| |
- 2013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刘蒙蒙 见习记者 杨帆 在好多人的惯性思维里,“勤俭”好像只是过去那个年代的事情,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一种生存方式,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衣食无忧,似乎已无必要再如父辈一般节衣缩食。但当你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现在很多人所推崇的“网购”、“团购”、“低碳”等生活方式里,其实也处处体现着“勤俭”的观念,只不过,它现在的称谓被小年轻们美其名曰“时尚”了。 五六十年代节俭观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真苦。”出生于1951年的潘富强说,那个时候物资非常匮乏。衣服、鞋袜都是好几个兄弟姐妹轮着穿,个头稍高再穿父母的衣服,补丁贴着补丁。 “冬天穿的棉袜子,因为打很多补丁,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脚,有点硌脚。”潘富强笑着说,在自己印象中,那时没有赚钱的门路,家家户户都没钱,人们不会忙着攀比,倒是比谁家更省吃俭用。 如今,潘富强年过半百,子女也已经长大成人,日子逐渐变得富裕起来。可是,过惯了苦日子的潘富强并没忘记节俭,一分钱都算得明明白白。潘富强很少买衣服,也不让儿女给自己买,即使儿女瞒着他偷偷买了,他也会数落他们一番。 “老伴还经常给衣服打补丁,儿女可不愿意穿。”潘富强说,在他的观念里,衣服之类的将就着穿,破了小洞补一补就行了,衣柜里的衣服有的已经穿了十几年了。 “几十年都过惯这种日子,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节俭持家可不能忘记。”潘富强时时将这套理论结合以前的苦日子讲给儿女听,可是儿女却不以为然,在儿女看来,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该享受就应该享受。 潘富强并不赞同儿女的看法,节俭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抛弃,在他看来,有人花得多,有人花得少,攒下了的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我和老伴生病了,花这部分钱,或者将来儿女有用处,也可以给他们减少一下负担。”儿女逢年过节给潘富强的零花钱,他都一笔一笔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七十年代节俭观 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不能含糊 1975年出生的于丽从小接受父母严格的教育,父母口中描述的艰苦生活让她感到害怕。于丽说从小家中相对富裕,相比于同龄人也算优越,可是父母还是把节俭放在嘴边。每次吃饭的时候,于丽总是把碗中的饭菜吃干净,以防惹来父母的责骂。 “父母辈的传统节俭观念,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但是现在很多做法已经没有必要了。”于丽渐渐认为节俭也应该有度,“吃不了为什么一滴不剩地吃了?衣服能买新的为什么还要打补丁?” 但传统的勤俭观对于丽还是形成了深刻影响。工作之后于丽注意有节度地花销,偶尔买高消费品时还是考虑再三,她说自己绝对无法像八十年代的人那样做个“月光族”,也不会像父母一样一味奉行节俭,委屈自己。 合理规划,努力改善生活状况是于丽和大多数同龄人的共同理念。他们不铺张、不浪费,解决基本生活所需,再去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 “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不像父母一样缝缝补补不舍得吃喝,又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月月光。”于丽说,把钱用在恰当的地方,该花钱的时候不含糊,不该花的钱一分也要攒起来,适度合理消费,生活也慢慢变好了。 新世纪的节俭观 网购、团购、AA、低碳……
“所谓的年轻人都爱浪费的观念要改变了,我们年轻人有属于自己的节俭方式。”80后张敏说,年轻人的节约体现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网购,参加团购,聚餐出游时提倡AA制,DIY……你可能会把这些方式和时尚联系在一起,但是仔细想来这些方式无处不体现着节俭。 在某软件公司出纳的高女士特别喜欢网购,她每月平均收入都在4500元以上,在潍坊也算是高收入一族,但她在规划消费时却显得十分理性化,她相信网购可以做到节俭,但节俭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 “就拿女性最感兴趣的穿衣来说吧,我从不迷信名牌,遇到喜欢的款式,价钱合理,才会买。平时我在商场逛街时,遇到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拍下商品的货号,去淘宝上搜,如果正好有同款的,就会在淘宝上购买。淘宝上的价格比商场里要便宜很多。”高女士告诉记者,这样下来,买一件衣服就会比别人在商场里买的便宜100-200块钱,既省钱,又方便。 山东省社会学学会理事马光川说,新节俭主义者当中有许多收入不菲,相比前辈,他们其实并不需要为了维持生活的最低水准而精打细算,他们与传统意义的守财奴更有着本质的差异。新节俭主义,不再是过去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对付物质贫乏的口号,而是对过度奢华、过度烦琐的摒弃。适度“抠门”,减少了浪费,追求的是一种品位,一种格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