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本报在B05版上,刊登出“中国足球问卷调查”,广大球迷积极参与,通过统计归纳,我们发现了其中有一些很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至少,这能够反映出很大一部分球迷的真实内心愿望。 “外战”和“内战”,哪一个更重要?鲁能应该通过“青训”还是“买入强援”来提升竞争力?下赛季泰山征战亚冠,球迷心中的“底线”在哪里?恒大本赛季在亚冠的成功,能否代表中国足球的进步?“国企”是否应该退出足球?中国队可否吸纳“归化球员”……且看,针对上述尖锐问题,球迷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 本报记者 李志刚
85%的球迷,认为鲁能至少亚冠小组出线 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改革以来,尤其是中超时代,鲁能泰山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只是让人稍感美中不足的是,鲁能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是在国内赛场上取得的。近些年来,在“外战”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绩只有两次:其一,2005赛季,鲁能在亚冠小组赛中六战全胜,闯进八强;其二,2007赛季,鲁能获得“A3”比赛亚军。 对于鲁能球迷来说,今后“外战”与“内战”哪一个更重要?75%的球迷,认为亚冠这样的“外战”,既代表亚洲俱乐部最高水平的对抗,又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荣誉,要远比局限于国内赛场的“内战”更重要。 鲁能重返亚冠赛场,自然需要招兵买马,增强实力,在“您认为鲁能最需要引进哪个位置的外援”这个问题上,87%的球迷选择了“组织中场”这个答案;12%的球迷认为应该增加“强力中锋”。 山东球迷,对于自己的子弟兵、对于下赛季的鲁能泰山,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对于2014赛季鲁能泰山的亚冠联赛前景,57%的球迷认为能够“小组出线”,28%的球迷选择了“八强”甚至是“四强”,只有不到15%的球迷“看扁”鲁能,认为泰山队很难小组出线。 即使恒大亚冠夺冠,也不能代表中国足球的进步 在如今的中超赛场上,或者说得再大一点,在现在的中国足坛中,广州恒大、鲁能泰山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双方实力相当,本赛季相继早早锁定中超冠军、亚军的席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如今的竞争关系多于合作,两边的球迷相互之间,更是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对方。此次我们推出的“中国足球问卷调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山东读者,认真作答的球迷几乎都是鲁能的铁杆,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多少带着那么一些情绪和地域偏见。 “如果恒大亚冠夺冠,能代表中国足球的进步吗?”对于这一问题,几乎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独立完成答案的球迷都说“不能”,他们认为“国家队每况愈下,中国足球实际上没有任何进步”。 与上一个问题相呼应的是,参加此次调查的几乎所有球迷,都认为“重视青训是根本,每个俱乐部都应有自己的球星生产线”——谁都知道广州恒大是通过“疯狂烧钱、买入强援”在短时间内实力突飞猛进的,球迷的这一答案,自然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说到广州恒大,大家都知道,有一段时间,舆论呼吁中国也应该“放宽限制”,吸引其他国家的球员“归化”,恒大外籍前锋穆里奇甚至明确表示,“如有可能,愿意归化中国”。“我们是否应该欢迎归化球员?”面对这一尖锐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71%的球迷表示“还是应该坚持使用本土球员”,因为“归化球员”即便能够提高国家队成绩,也只是“短期行为”,归根到底,中国足球还得靠自己。 广州恒大虽然不能代表中国足球,但将近一半的球迷却欢迎恒大这种“超级俱乐部”的存在。对于当下广州恒大在中超联赛一家独大的格局,57%的球迷认为“不是好事”,剩下的球迷则感觉“超级俱乐部的存在,可以提升中超联赛的知名度,扩大中超的影响”。 人才匮乏,近半数不愿送孩子“练球” 中国职业联赛搞了这么多年,中国队与领先者之间的距离,别说与世界一流水平,就是与亚洲真正强队也是“越拉越大”,以至于有些情绪激动的球迷提出“中国足球不如放弃职业联赛,重新回到专业队的老路上”。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上述过激的言辞,并没有得到广大球迷的支持,85%的球迷认为与以前的专业队时期相比,中国足球的水平还是提高了,球员的水平也超越了其前辈,只是我们“进步的幅度不如其他国家”。 制约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的问题在哪?7%的球迷认为“教练能力有限”,28%的球迷感觉这是因为“球员素质不高”,64%的球迷看到这是因为“人才匮乏”导致的必然结果。 如今中央高层高度重视足球,这让83%的球迷看到“中国足球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春天即将来临”,但在这种大形势下,却仍有43%的球迷,态度坚决地表示“不会送自己的孩子去练球”——情势一片大好,也看清了问题所在,自己却不愿意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出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也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问卷调查详细结果可参见齐鲁晚报网: http://special.qlwb.com.cn/13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