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朱頔
因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市民刘先生刚注册成功的公司不得不重新起名,而且刚花300元刻的公章也只能作废(见本报11月5日C3版)。部门之间出现问题,却让办事的市民花冤枉钱跑冤枉路,这种事情怎么都说不过去。而从根源上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还是一种服务意识不到位的体现,说明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 单就刘先生的遭遇来看,之所以会让其花冤枉钱跑冤枉路,主要原因就在于工商等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导致信息不畅,再加上有关部门没有做到及时提醒,这才使得刘先生虽在工商部门注册成功,却因重名而无法在质监部门领到机构代码。 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如今,政府部门都已实现网络办公,有关部门之间只需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市民办理有关手续之前,就将相关信息都查询清楚并予以告知。如此,则完全可以避免出现刘先生这样的情况。关键问题在于,有关部门有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之后有没有做到。 类似刘先生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让人们又爱又恨的准生证。在同一省内不同地市之间,甚至在同一市的不同区县之间,关于办理准生证所要求的证明材料都有可能不同,很多人为了凑齐这些要求不同的证明材料,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如果各区县、各地市能把这些要求统一一下,将会大大节省办证市民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问题,只要相关部门稍微上一下心,大家多沟通一下就能解决,而市民则会因此少跑很多冤枉路,少花很多冤枉钱。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这些职能部门有没有把群众的需求真正放在心上,能不能放下架子,摈弃各扫门前雪的思维,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主动进行沟通和协调。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在看到5日的报道后,立刻进行了沟通协调,不仅要退回刘先生的刻章费,还对审批流程进行了调整。有了这样的态度,相信政府部门定能赢得市民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