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秒杀好多次,咋就不成功 |
“双十一”大战,部分商家或提供虚假信息 | |
- 2013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工商人员在双十一前进行市场检查。 本报通讯员 盛秦岭 摄 |
|
本报记者 张汝树 通讯员 盛秦岭 徐婷 随着11月11日临近,“双十一”购物节已悄然拉开序幕,各大电商推出了多种优惠。网购一族面对物美价廉的尚品,纷纷开始“血拼”,然而网购充满了不少陷阱,一些消费者因此上当。 “秒杀”暗藏玄机 “秒杀折扣”、“买二送一”,近日,市民张女士看到自己喜欢的某品牌羽绒服网购才六折,就打算通过商家的“秒杀”活动进行购买,但是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 “我看交易量显示为零,但每次秒杀都不成功,感觉被忽悠了,可能是商家故意设置的。” 工商人员介绍,为博得消费者眼球、赚人气,部分商家会在购物网站提供虚假信息,消费者只能对心仪宝贝“望眼欲穿”,实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出现无法秒杀、付款通道堵塞无法成功付款、虚假打折等问题,致使商品购买受阻或价格明降暗升。 付款后才告知延迟发货 “明知要延期10天发货,却在我付款后才通知,还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市民王先生的遭遇并不鲜见,不少消费者面对商家的霸王条款往往无奈接受。 据工商人员介绍,在受理的申诉中,消费者反映了很多关于网购的霸王条款。一些购物网站的举报通道不畅,消费者发现价格欺诈行为后,无举报连接入口,必须交易后才会显示。一些商家还用格式合同免责。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网购前先了解市场价格,还应留意所购商品的评价、信誉度等。 由于“双十一”商家发货量大,容易出现延时发货或发错货,消费者需跟踪订单走向,签收包裹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当面亲自签收。在购买商品时尽量索要购物凭证,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一旦与商家产生纠纷,先通过平台发起维权投诉,及时提供相应凭证。对于网络消费纠纷,要及时取证,及时截取网页,保留聊天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