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千山初醒。“馒头——卖馒头——”一声声卖馒头的叫卖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马山镇崮头村的人们都知道,这是李泽青的馒头车来了。 刚过门 年轻媳妇撑起一个家 2002年春节前,23岁的李泽青嫁到了马山镇崮头村高长新家。当时,她的婆婆因车祸,腰和腿都落下了毛病,一到阴冷天,就不能下地活动,一日三餐都需要照顾。“踏进高家门,就是高家人”,劈柴、挑水、做饭、干农活,忙里忙外,一刻也不得闲,年轻的李泽青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结婚第二年,宝贝儿子岩岩出生了。看着“呱呱”落地的小宝宝,李泽青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2007年8月,李泽青的父亲遭遇车祸,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生命,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整日卧床。就在父亲出车祸不久,李泽青的弟弟被诊断为尿毒症,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蒙上了阴影。李泽青有点不敢相信,看着整天以泪洗面的父母,李泽青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为了这个家,她只能选择坚强!尿毒症需要做换肾手术,高昂的医疗费让他们望而却步。为了稳住病情,李泽青和丈夫合计着买了一台腹透机,在家里每周给弟弟做两次腹透。虽经百倍努力,一年后,年轻的弟弟还是走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 防止生褥疮 每天为公爹擦洗身体 2011年8月,李泽青的公公因为突发脑血栓,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她又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照顾公公的重任。就这样,娘家、婆家两个家庭的重担就都落在了李泽青的肩上。每到农忙时节,她就两边跑,上午在婆家的田里收玉米,下午就去娘家的地里忙活。忙活不完的庄稼活严重透支着李泽青年轻的身体,生活的磨砺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她的双鬓已经爬满了白发,34岁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大了很多。 为了尽快忙活完庄稼活,赶紧回去照顾家里的大人和孩子,几次累得晕倒在地里。公公起居困难,大小便不能自理,李泽青就扯来尿布像哄小孩一样伺候老人。为了防止生褥疮,她每天都为公公擦洗身体,每3个小时帮助上一次厕所,翻一次身。晚上就抓紧时间洗尿布,打扫房间。有一次,她在地里多干了一会儿活儿,回家晚了些,到家一看,由于没来得及给公公换尿布,床上已沾满了污物,她赶紧拿来新被褥给公公换上,一切都忙活完,她才想起自己连午饭都没吃。年迈的婆婆,摸着她粗糙生茧的手,心疼地说:“泽青呀,来俺们家,你一天好日子都没过呀,让你受苦了!”李泽青轻轻地挽着婆婆的手,“妈,咱是一家人。啥苦不苦的,有您老人家在,就是做儿女最大的福。” 一辆馒头车 两个家庭看到希望 自己苦不苦,李泽青的心里最清楚。接连不断的变故,让李泽青家负债累累。为了贴补家用,丈夫起早贪黑去城里打工,干点零活,一出去就是大半个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泽青忙活完家里的一切,已经快半夜三更了。这时候的李泽青,往往独自一人坐在屋子里,呆呆地望着窗外,不知不觉泪水滑过脸颊。 “妈妈,你怎么了?”儿子岩岩的一句话,让李泽青回过神来。看着懂事的儿子,惦记着外出打工的丈夫,想着渐渐康复的公公还有疼她的婆婆,李泽青知道,她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希望,她不能倒下!为了尽快偿还债务,李泽青走东家、串西家,凑了2000块钱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干起卖馒头的生意。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她就起床给公婆做好一天的饭菜,自己忙着扒拉两口就赶着去批发馒头。为了多卖几个馒头,多赚几个钱,她总是多走几个村,多串几个巷,每次她总是给自己说,坚持,再坚持一会,一会就卖完了,卖完了就回家!等卖完一车馒头回到家,往往已是下午两三点了。 在李泽青明亮的眼里,看不到对困难的屈服,看到的是越挫越勇的坚毅,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用自己的馒头车搭载起了两个家庭的希望,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