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喜报传来!今年上半年在全市省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中,济北经济开发区以683.3分的成绩名列首位。 成绩的背后是政府决策的巨大成功。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济北经济开发区抢抓济南北跨发展机遇,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动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本报记者 赵伟 通讯员 赵萍 23个大项目引资64.09亿元 9月5日,丹夫集团项目落户济北开发区,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5亿元,预计2014年10月底试生产。“这只是今年济北开发区引进的大项目之一。”济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庶森介绍,“今年以来,在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基础之上,济北开发区将招商重点放在了食品饮料和机械装备产业上,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队、专业团组、项目对接团组等专业招商队伍的作用,按照一批一个目标、一团一个任务的原则,多次赴台湾、北京、天津等地开展招商洽谈活动。招商重点更加明确,招商范围更加具体,引进的项目块头大、质量高,投资多在5亿元以上。” 截至目前,济北开发区已先后引进了防域科技、大明置业、丹夫食品等23个项目,合同引资额64.09亿元。 四个指挥部加快项目建设 赖氏二期车间钢结构主体建设完成,预计12月安装调试设备;东立纸业项目有望近期投产;上好佳一期、金麒麟刹车盘、巧媳妇项目计划年底投产;捷瑞物流、丹夫食品、上好佳二期、旺旺PET、统一二期等项目计划近期开工建设……在全力招引项目的同时,济北开发区强化效率意识、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优化措施,全力攻坚克难,掀起了项目建设新浪潮。 为加快建设进度,实行领导包项目责任制,抽调70%的人员组建四个项目建设清障指挥部,严格落实“四个一”,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及每周督查通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现场办公,现场协调,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四个指挥部分线作战,分头推进,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在做大经济总量、做强实体经济的同时,济北开发区注重加强对园区的监管,组织开展了企业税收及土地综合利用情况摸底调查、闲置厂房摸底调查和制约企业发展问题摸底调查三个专项调查活动,从企业税收征管、土地综合利用、经营管理等方面,全面、细致地掌握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对那些质量不高、圈而不建、生产不景气、效益不好的企业,依法解除合同,盘活土地资源。 “保姆式”服务促企业健康发展 开发区坚持把环境创新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不断简化流程、强化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抓手,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保姆式”服务,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派专人全程陪同并代办项目投产前手续,先后为钱江摩托、捷瑞物流、银瑞阻燃材料、汇伟新材料等40余个项目办理工商注册、立项、环评、国土、规划、建设等手续300余项。加大了对赖氏家具、钱江摩托、环宇纺织等重点项目的协调督促力度,帮助亘源电力、银瑞阻燃材料等20余个项目办理了用电、用水、用汽、天然气申请。 针对企业抵押贷款难问题,济北开发区充分发挥山东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的各项政策,联合银行探索无抵押、多方式信用贷款新模式,创新设立了“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协会”、“中小企业联盟”、“机械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等信用贷款体系,为首批40多家企业融资5000余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这不仅仅是一句在管委会办公楼电子屏上的醒目标语,更是开发区领导干部一线办公的鲜明写照。领导班子对承担的全部工作进行细致梳理,确定了47项重点工作内容,制定各季度和年终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部门、到个人,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北跨政策引领开发区跨越赶超 “当前,省、市、县高度重视开发区发展,市里相继提出了‘北跨战略’和‘济北新城’的规划。今年5月份,出台了支持我县建设北跨产业发展区的三类十二项扶持政策,对开发区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说到下一步的发展,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长军强调,“我们将借助济南北跨发展机遇,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加快融入济南城市发展的步伐,实现空间、产业、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以更大的气魄推进思想解放,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牵住招商引资这一“牛鼻子”。把招大引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优势产业招商和对台招商力度,继续完善招商引资综合评价体系,对拟签约项目的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亩产税收、对外形象、预期收益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力争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符合新兴工业化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抓牢产业培育这一“金钥匙”。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扶持政策,促进企业裂变。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食品饮料名牌企业多、产业集群度高的特点,重点打造山东省“食品工业城”。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水、电、路、气、暖、污水等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与周边园区的对接融合,进一步拉大园区发展框架。同时,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