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即便没有华丽的道具,村民也跳得不亦乐乎。 (资料片) |
|
本报见习记者 万兵 梁越 神态悠闲的大妈、绯红的脸颊、飘舞的红绸子、还有四平八稳的十字步……说起秧歌,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之所以这么想,那准是因为你没见过仁风鼓子秧歌。与很多人想象中的秧歌不同,仁风鼓子秧歌主要由青壮年表演。他们衣着鲜艳夺目,舞姿粗犷豪放,舞蹈套路变化繁多。 仁风这个秧歌 很“爷们儿” 说起仁风鼓子秧歌的“爷们儿”,得从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大新说起。这个皮肤略黑、身材结实的中年汉子,乍看让人很难相信他竟然是秧歌的传承人。姚大新从十几岁就开始跳秧歌,是队伍里当仁不让的领头人——头伞,而且这一跳就是30多年。 “我们仁风鼓子秧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气,更能体现男性美。”10月22日,在仁风镇司坊村,47岁的姚大新说起鼓子秧歌,脸上充满了自信。鼓子秧歌动作挺拔、充满力度,阳刚之气贯穿于每个动作、每个环节。以核心角色“伞”来说,就尤其需要青壮年的小伙儿来表演。“小伙子动作做得多有劲儿,一蹦老高,特别好看!”仁风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 当然秧歌队伍里面,也少不了女性角色。但唯一的女性角色“花”主要起的也是衬托作用,“‘伞’比‘花’更好看!”仁风镇相关工作人员称。总体上,姑娘的柔、媚凸显出了小伙儿们的刚、劲,于是也更能体现出秧歌张弛有度、刚柔并济。 事实上,最初的鼓子秧歌里,甚至连女演员都没有。据镇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在1990年之前,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较重,这也影响了秧歌队伍的组成。“老一辈的思想认为女性不能出门,只能在家干活或看孩子。”工作人员说,因此,秧歌队的成员“一水儿的全是小伙儿”。小伙儿们甚至一手“包办”了“花”这个女性角色。 然而,气质粗犷硬朗的大老爷们儿,毕竟很难完美贴切地展现女性的柔美。“1990年,孙丽老师来指导工作,她认为‘花’这个角色,女性扮演起来比男的更有味道。”负责人说。自此之后,这支很“爷们儿”的秧歌队里终于有了女演员,但舞蹈的“爷们儿”味也被反衬得更加突出。 而要想体现这种“爷们儿”、这种“霸气”,年纪大的人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还得靠年轻人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47岁的姚大新,在别人看来身体相当硬朗,但他却坦言,自己这个年龄也已经不适合跳鼓子秧歌了。“还得是二三十岁的小青年,能跳出那个劲儿来,40岁以上的跳就有难度了,精气神都跟不上。”姚大新笑称。 锅碗瓢盆上手就能跳起来 和其它很多民间艺术一样,仁风鼓子秧歌最初来自人们的劳作生活,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在包括道具、动作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拿伞来说,‘伞’是跟雨有关的东西,鼓的声音像打雷,拿着这些工具跳这秧歌,大概最开始就是先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姚大新说。在他眼里,鼓子秧歌就是“反映民间,源于生活”的舞蹈。最初跳鼓子秧歌,只要兴起,锅碗瓢盆、手帕雨伞等统统可以齐上阵。只是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把原始的劳作用具美化为现在的平顶伞、鼓等道具。 即便是到了后来,普通老百姓兴起想要跳秧歌却没有道具时,“挑张好看的床单披上,找出结婚时的新衣裳穿上,说跳就能跳起来。有时兴致到了,走着路也能跳起来。”姚大新的女儿姚永琴说,跳鼓子秧歌靠的就是从日常生活里迸发的一股热情。同父亲一样,姚永琴也是从小就受整个镇的影响,爱上了鼓子秧歌。 这种即兴的舞蹈,也决定了它的场地从来不受限制,人数更是可达一二百人。“适合在大场地上跳,搬到舞台上以后,有时确实觉得舞台太小,放不开。”姚大新说。然而,把鼓子秧歌搬上舞台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它的命运。1990年起,鼓子秧歌开始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姚大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在当时的舞蹈老师孙丽的指点下,让自己跳了十几年的秧歌慢慢有了规整的体系,真真正正成了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艺术。 “别地儿的秧歌特点是跳的人多,尤其是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几乎谁都乐意没事跳个‘十字步’;我们鼓子秧歌的特点则是‘美’,别看一舞台上那么多人、那么多角色,但是跳得都有章法。”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话音儿里满满的都是自豪之情,“所以鼓子秧歌才能上央视、走遍西欧。” 会跳秧歌的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原有的秧歌队伍逐渐缩小。同时,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的出现,冲击着年青一代学习鼓子秧歌的热情,秧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鼓子秧歌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之前大家都在家种地,农闲时很容易聚到一起跳个秧歌,到各个村子里演出。“一个家得派一个代表,不让去都不愿意。”姚大新说,那时候“串村”也没有现在的大巴,每次都是赶着牛车载着大家去各村演出,有个牛车车主,“不要钱也非要去”。 但近几年,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务工,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村民务工地点较为零散,人员不固定,活动组织起来比较麻烦,村民的热情也大大降低了。“上世纪90年代我们去西欧演出,回来以后好多演员都给安排了工作,日照也有,济南也有。”姚大新说,青壮年都分散到了各地工作。 尽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每每有表演活动时,“只要提前个三五天下通知,大家伙儿都立刻千里迢迢赶回来排练”,但是比起以前“说凑就凑起来”的时候,确实是不好凑人了,“而且一般到了初六七的,大家就都放完年假回去了,秧歌却一般都是正月十五跳。”工作人员说。 跳的人少了、频率低了,鼓子秧歌渐渐跳得也没从前那么“精”了。鼓子秧歌作为一种艺术价值极高的舞蹈,套路变化繁多。“以前跳的秧歌有很多动作,现在很多都不再用了。比如‘对棒’、‘拉花’,好多年都不用了。”姚大新说,很多动作老一辈的还能说出来,40岁这个年龄段的只有自己能说出来。而小孩学到的也仅仅是皮毛而已,不足以传承。 不仅如此,鼓子秧歌与其他舞蹈相比,是一种集体活动,一个人无法完成整套动作。“现在的小孩都喜欢学街舞、芭蕾,平时在家伴随着音乐一个人就能跳。”姚大新说,鼓子秧歌单人却完成不了,至少也得20个人,“没法自娱自乐”。“现在是电脑时代了,年轻人没事儿更喜欢上个网、玩个游戏,跳秧歌本身又不挣钱,很少有人能主动想学鼓子秧歌。”姚大新说起来有些惋惜,当今一辈对鼓子秧歌的热情远不如老一辈。 之前作为娱乐活动在各村之间“串”得火热的鼓子秧歌,如今作为一项产业发展困境重重。“以前大家都带着馍馍到各村演出,没有工资也没有报酬,有时跳一天才给一把糖。”姚大新回忆说,现在的一些演出虽然会给村民一些报酬,但不足以弥补大家的误工费以及车票的费用,这也就让更多的人失去了主动传承的兴趣。 鼓子秧歌 入课本望传承 为了使鼓子秧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从2008年起,秧歌作为体育课也走进了中小学,并有了专门的教科书。 目前,秧歌课堂已在仁风镇中学、仁风镇小学以及济阳县敬业园学校等学校进行推广。“每个星期四下午上一两节课。”姚大新说,他作为传承人被仁风镇中小学聘为体育老师。教课的道具简单的由自己手工制作,鼓、衣服之类繁琐的则由镇政府统一购置。 姚大新也展示了鼓子秧歌的教科书,其中包括了鼓子秧歌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基本动作、阵型变化、音乐伴奏以及演出程序等内容。“主要让学生们全面了解鼓子秧歌的内容,他们一开始学觉得很好玩,挺喜欢学。”姚大新说。 此外,父辈的老人虽然年龄大、动作不到位,但对鼓子秧歌的热情不减当年,他们往往会将动作要领传授给下一代,不少青少年也能掌握鼓子秧歌的基本动作。 然而,秧歌课堂目前的推广范围毕竟有限,简单的教学也不能将整个鼓子秧歌体系传承下去,“学生流动性大,只能是‘初学’,达不到传承的程度。”姚大新说,年轻人也不是长期学习,很快就遗忘了。姚永琴回忆起小时候,也称当年“小孩子们谁都会跳,现在却都不会了”。 但总体上,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和姚大新这样的传承人,依然对鼓子秧歌充满了热情。姚大新跟女儿每每说起秧歌来都眉飞色舞,几次忍不住现场展示起动作来。他们也希望,借着学校这个平台,一代代的孩子都能知道鼓子秧歌;更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机会,将记载先人们劳动喜悦的鼓子秧歌好好传承下去。
| |